朱家溍一聽王世襄叫他,趕緊過去看。 “這……這是……這是雲居寺遺失的那兩塊石碑?”朱家溍看了半晌,猶豫不決問王世襄。 王世襄點點頭:“應該是,這碑文是五代時貫休和尚狂草書法,距今一千多年了,天幸還沒損壞。” 楊明聽的一頭霧水,不覺嘟囔道:“這兩塊石頭很值錢嗎?” 朱家溍扭頭訓斥他:“蠢才,什麼都考慮值錢不值錢,這是藝術。” 當聽楊明說是沒人要,被強迫拉回來時,朱家溍臉上一陣抽搐。 “留不得,這物件是國寶,趕緊聯係文物單位上繳。”朱家溍歎息道。 楊明聽了,眉頭一皺:“又上繳?我家上繳東西太多了,不繳不行嗎?” “上繳不得,據我所知這批東西就是在文管所遺失的,當時主要負責人……去年複出了。還有消息說……在日本發現其中部分……”王世襄喃喃自語道。 楊明聽的一頭霧水,朱家溍卻長歎一聲,蹲下抱頭無言。 一個小時左右,陳女士帶著一輛自卸吊車過來了。當著朱家溍王世襄的麵把九萬塊錢給了楊明,然後裝車離開。 朱家溍要回去,楊明拉著不讓,說家裡老爸已經安排午飯了。 王世襄在旁邊哈哈一笑:“客隨主便,老朱你就從了吧。” 朱家溍看看破爛院子,喃喃道:“先不急,我先丈量丈量,這小子想把老號開起來,這鋪麵怎麼蓋合適,還要仔細琢磨琢磨。” 王世襄插話:”鋪麵好說,關鍵要考慮建一個儲藏室,是建地下?還是地上?倒是要斟酌一下。” 中午回到家裡,楊建軍見到王世襄很親切,都是以前認識的夥伴,說了各自的過往,除了唏噓就是感歎! 朱家溍問楊建軍:“彧諱,蓋房準備多少錢?上午木料賣了九萬,要是想蓋闊氣點,估計最多五萬也就差不多夠了。” “不需要,我尋思了,就蓋一進院子,臨街三間鋪麵大點,進出大門單建旁邊。石頭他原先想起兩層,我認為建一層的好,現在還不知以後什麼光景,低調點吧!”楊建軍歎息道。 王世襄性格很活套,聽楊建軍意思是怕以後政策反複,就笑眯眯說道:“放心彧諱,八大王事件不會再重演了,告訴你個消息,舊香樓顧老掌櫃已經在物色鋪麵了,估計會在你前邊開張。” “真的?舊香樓要是真重新開張,我可就放心了。”楊建軍驚喜不已。 朱家溍插話說是真的,前幾天顧掌櫃還去找過他,尋思從故宮弄出點舊貨,告訴他舊貨已經出售了,他來晚了一步。 楊明聽不明白幾人話裡隱晦事情,但他知道朱家溍說的出售舊貨指的就是他,看來明白人還是挺多的。 吃完飯,王世襄逛了楊建軍屋裡博物架,對一隻內畫鼻煙壺興趣滿滿,問楊建軍出不出手? 楊建軍還沒回答,楊明嗬嗬一笑,拿過來塞他褲兜裡說:“這是我從收購站撿來的,我那屋裡還有,這隻就送您老了,您彆嫌寒顫就行。” “那好,我收下。來而不往非禮也,等過幾天你去老朱家取圖紙,一定拐去我家逛逛,我也有不少好玩意,到時看中啥同樣送你”王世襄樂道。 送走兩人,父子倆開始商量動工建房可行性。 “等朱伯伯圖紙出來先到房管所去報備,取得建房資格證書,還要找會古建築施工隊。”楊明把自己考慮說了出來。 楊建軍皺眉道:“現今會古建築施工隊恐怕不好找,你去朱伯伯家問問他,故宮常年有維修隊施工,估計他們能行。” 看著桌子上那一袋子鈔票,楊建軍苦笑道:“擱前幾年我都不敢相信咱家能有十萬塊錢這一天,能換住房我都以為是邀天之幸了,沒想到……” 楊明怕老爸再陷入往事不堪回首中,轉移話題道:“爸,您剛剛說舊香樓顧掌櫃是怎麼回事?” “啊,顧掌櫃?”楊建軍拍拍殘肢膝蓋,低頭沉思片刻:“舊香樓在古玩行算是個實力比較突出的字號,比榮寶齋差點,但顧家幾代人經營有方,到解放前已經隱隱有超越榮寶齋勢頭” “可惜……後來和咱家一樣把鋪子上繳國家了,但顧掌櫃把老字號留了下來,當時他說新社會用新名字,老字號收回就不再用了。” “榮寶齋後來改名為工農兵寄賣行也是跟顧掌櫃學的。現在看來……顧家有能人,人家不用老字號恐怕就是等著有一天再起勢。” 楊明聽老爸話裡意思很欣賞顧掌櫃,就問道:“顧家店鋪和咱家以前鋪子比如何?” “沒有可比性,咱家鋪子是你爺爺在你朱伯伯父親支持下才有點名氣的,再以前主要是銷售大宗紙張買賣,古玩方麵隻能維持不賠錢。人家舊香樓可是能比肩榮寶齋的大鋪子。”楊建軍歎息道。 楊明安慰老爸:“彆灰心,咱們鋪子開起來,舊香樓不見得還像以前一樣超過咱,等房子建的有眉目了,我去南方一趟,文房四寶,工藝美術品都進回來,咱們要重新把泰誠這字號打響。” 連著兩天,楊明在家沒等到李麗來聯係他,估計是那老外沒有看得上眼的東西,琢磨一下覺得還是不傻傻等了。他準備去朱家溍那看看,雖說定金交了,但故宮東西沒弄出來,心裡還是暗暗擔心。 推上車子剛出大門,就見李麗在胡同口徘徊著看門牌號。 “李姐,這裡”楊明停車招呼道。 李麗看見楊明,推車進了胡同,邊走邊說:“這裡胡同太多了,名字差彆不大,讓我好一通找。” 楊明把李麗讓進家裡,倒杯水給她說道:“其實也好找,榮寶齋西一百米路南,第一個胡同進來就是了。” 李麗也沒廢話,直接掏出照片,指著其中幾張說:“這幾個瓶子,罐子他都想看看,你看方便了咱們就收拾一下過去。” 楊明一看,皺眉道:“這個粉彩瓶子不行,彆的咱們可以拿過去讓他選。” 李麗微微一笑:“這個瓶子他指名要求拿過去,你既然把瓶子拍了照片,人家就當你是能出售物品了。” 楊明想到老爸說開店不要有惜售思想,隻要價格合適就出手。這個粉彩瓶是他收到品相最好的一個瓷器,他心裡是不太想賣的。 “老外說了,隻要他看中,價格不是問題,他出的可是外彙,你要想好,彆錯過了。”李麗看他猶豫不決,就加碼說道。 “拿去吧!”楊建軍買菜回來,在屋子外聽了一會兒,明白兒子心理,就在外麵說了一句。 李麗出來給楊建軍打招呼問好,楊明歎息一聲,拿出粉彩瓶用報紙裹好,放進書包裡。 在西方,酷愛中華文化的人很多,約翰是其中一個。他的父親老約翰曾在二戰時期在京城居住過,收集不少文玩古董帶回美國。 約翰這次來華夏,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想買一些華夏文物,趁基金會貨運飛機帶回去。 文玩古董就是華夏人大部分也是門外漢,懂的不多,約翰一個外國人更彆說了。他參觀了博物館,個彆基金會藏品。對大部分書法繪畫作品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瓷器類文物看上去都差不多,根本分不清好壞。 他在華夏這些天從友誼商店也買了一些工藝美術品,他知道這些都是近現代物品,沒買到老物件,心裡難免有遺憾。 那天碰巧見到楊明那個瓜棱瓶,他曾經在美國的博物館見過,知道大概值五萬美金左右。 李麗對他說楊明要五千美金,他毫不猶豫就買下了,他覺得自己撿到便宜了,他可不知道這類瓶子在華夏並不稀奇,價值有限。 () 。
第35章 籌劃(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