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微微一笑:“那時是那時,現在彆說十五根金條了,就是五根也絕對不可能。” “當年一幅唐伯虎的畫要上萬大洋,現在你試試,能賣出兩千頂破天了。” “那你出多少?”女人悶悶不樂問道。 “一口價,五千,不行我立刻走人”楊明語氣堅定說道。 女人遲疑下,輕輕歎口氣,看看這破院子,覺得能賣五千也算不錯了,轉頭衝老頭道:“爸,你說話呀”。 老頭低頭還在猶豫不決,女人看楊明有要走的意思,急忙道:“你再加點。” 楊明搖搖頭:“就這個價,成了我立刻付錢,不成我再看看彆的地方,現今賣房子的多了,好房子有的是,我再找找吧!”說完,扭頭往外走。 “成,賣了吧!你去配合人家辦手續。”老頭看楊明態度堅決,歎息一聲衝兒媳說道。 楊明回轉身,見老頭要進屋,趕緊叫住他:“老先生,我先了解一下,這房子我買過來肯定要拆了重建,街道上允許嗎?” “不清楚,你去房管所辦手續時問問吧!”老頭心情不好,推脫說不知道。 女人是急著賣房子的,插話道:“走吧,我拿著房票咱們去問問。” 房管所就在琉璃廠東街上,兩人進去一問,房管所人員答複沒有問題,隻是私房不歸房管所管,要先讓街道上出證明,他們給過戶辦房產證。 兩人又到街道辦事處,辦事處人員聽了後就讓他們交五塊錢交易費,然後寫了一份證明,讓兩人簽字,再上房管所過戶。 辦好房產過戶,楊明付女人五千塊錢,女人又按照他要求寫了個收條,交易完成。 楊明有些懵,上兩次,一次辦現在住的院子過戶,一次收購站產權過戶,他就覺得順利的不可思議,這次同樣異常順利。 他可不知道現今社會還沒有房地產這一說,像這種私產交易稀少的可憐。 國家也不知道怎麼規範,好在這兩年開放搞活開了個口子,他幸運的鑽了國家法律空子。再晚幾年等私產價格起來就沒這麼順利了。 交易後第三天,房主就搬完家,把院子鑰匙交給了楊明。 這套房子楊明非常滿意,進胡同不遠,也就三四十米,而且前麵正好有塊空地。 這塊空地很重要,意味著可以停車,現在不覺得如何,可等以後若乾年,門前能停車那就太難得了。 其次,房子位置正好在廠甸北邊,也在北琉璃廠內,這段街道上有不少古玩店,出胡同不遠就是今年國家剛開的工商銀行,存取錢很方便。 還有個原因,琉璃廠是京城有名的古玩市場,但現今街上沒幾家店鋪,以後開放古玩市場,會有很多古玩店,建成商鋪出租也是個不錯選擇。 房子到手,喜上心頭。先到郵局把紅樓培訓班人員相片按地址給寄走,然後騎車奔板廠胡同朱家溍家而去。 朱家溍聽楊明說又購置一套四合院,眉頭一皺:“石頭,我本不該說你什麼,但……” “怎麼了伯伯?”楊明看朱家溍臉色有異,不覺坐直身體問道。 “哎……”朱家溍歎息一聲:“這局勢剛穩定,去年南方還在抓投機倒把,八大王為什麼出事兒?就是他們太出挑了,槍打出頭鳥,任何時候都要記著低調,你看你……這兩年你就買了三處房產,你家……要記得前車之鑒呀!” 楊明知道朱家溍是為他好,但他不清楚家裡以前那些事情,就問道:“伯伯,我家以前的事兒,我爸不願意提,我並不是很清楚,您要知道……給我講講?” 朱家溍神色低落,歎息一聲:“你爸不願意提……其實我也不願意提……但你既然問了,我就大概說說吧!” ”你爺爺很會經營,他和我爸關係非常好,可以說比親兄弟還好” “到解放前,你家生意已經做的很大了,包括文玩店也隱隱有行業前十之勢。彆的生意我不懂,但文玩店內幕我知道點。” “這古玩行不好乾,你爺爺也曾經打眼過好多次,有些是他主動收貨時打眼,但更多的是同行故意使壞造成的,後來他就來找我爸,讓我爸幫他鑒定,還要給份子” “我爸同意幫忙鑒定,但份子說什麼都不要,這以後他倆相互配合,你家古玩店算是站穩腳跟,生意越來越好。” “解放後……我家先倒黴的,你家跟著也被人針對,其中……政府工作組有個主要成員,因為不認識你伯伯彧昆這個彧字……鬨過笑話,後來……你爺爺趕緊尋人找補,那時候正好興起一陣改名潮,你爺爺就給你倆伯伯你爸順勢改了名字,但……紅八月時,你兩個伯伯還是沒躲過去……” “太具體的我也不知道,估計你爸應該是清楚的。這其中有同行嫉妒使壞,也有你爺爺決斷失誤,他……還是有些舍不得呀!” 朱家溍說到這裡,身子往椅背上一靠,閉眼不再說了。 楊明有些聽懂了,有些卻不明白,但混亂時期的事情他隱約知道有多恐怖。朱家溍不說,他也不準備再問,因為問了作者也不敢寫,就算寫了也發不出來呀! 良久,朱家溍坐起來歎息一聲,從抽屜裡拿出幾張紙,遞給楊明道:“我知道你爺倆想法,古玩行不好乾,況且你爺倆基本都是門外漢,要是你大伯還在……” “圖紙是兩份,其中一份是地下儲藏室,建的時候找兩波人分開建,先不要考慮開店,把房子建好後看看形勢再說。另外像上次你在榮寶齋掃貨行為萬不得再有,榮寶齋好東西不可能擺出來賣,好東西基本都送我們那兒去了,切記!”朱家溍神情嚴肅告誡楊明。 楊明連連點頭答應,又問故宮那些破爛等些時候再去拉行不行? 朱家溍點頭:”破爛暫時放著沒啥事兒,但也彆太久,現今有心人多,古玩行開始冒頭,最好趕緊尋個地方拉走。” 離開朱家溍家沒走多遠,有個身材消瘦男青年攔住他問:“哥們兒,你知道王世襄先生家住哪兒嗎?” 楊明看他長相一愣,這個人後來也是古玩行人精一個,經常上電視當嘉賓賣弄,好像姓馬。 他搖搖頭:“不知道,我也是來找人的”。王世襄他在朱家溍家見過兩次,但他家真沒去過。 那人“哦”了一聲,繞過他進了院裡。 他想到剛剛朱家溍說的古玩行開始冒頭,有心人多的話,越發覺得有心人真的不少。 回到家裡和老爸仔細看過圖紙後,楊建軍說道:“圖紙很細,我這白丁看了都能明白,看來建起來應該不費事兒,現在關鍵就是找施工隊了。” “對了,你沒問你朱伯伯施工隊問題?”楊建軍盯著兒子問道。 楊明苦笑一聲:“問了,他們單位這兩年都沒來施工隊,一個是沒資金維護,另一個是原施工隊頭頭被抓了,說是投機倒把。” “唉……這世道。”楊建軍歎息一聲架拐出去了。 楊明仔細又看一遍圖紙,覺得地基工程量還是很大的,如果找施工隊人工挖估計費用不會小。 他原來是準備還找以前那幾個老鄉來施工,現在看來他們不大合適,需要重新找施工隊。 一時半會兒他也沒什麼頭緒,索性丟下圖紙,到院子裡泡壺茶,坐下來乘涼。 看老爸在廚房忙活,就叫道:“爸耶,您彆忙著蒸饅頭了,街上匡家攤位晚會兒就出來了,我去買幾個回來,就夠咱倆吃兩頓了,這麼熱天乾嘛這麼費事兒忙活啊!” ()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