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看看楊明:“嗯,昨天下午相熟車夫送來的,品相一般,料子是海黃,我得空整整,到底算是件東西。” “多少錢收的?”楊明好奇問他。 王世襄擦擦汗:“不值一提,箱子二十五,車夫兩塊錢辛苦費。 都知道我喜歡紅木家具,這片不管是車夫,力巴,隻要有機會碰到,收下就送到我這裡,他們也就賺個車馬錢。” 楊明點點頭:“王大爺,我看你家裡紅木家具都放不下了,怎麼就不換個喜好?家具多占地兒啊!” 王世襄放下手裡工具,站起來直直身子:“愛好,懂嗎小子,這東西說不清,運動時,我那些好東西都被抄了。 但隻要我暫停被鬥,得空,就繼續四處尋摸,就覺得這些紅木家具像是有生命,它們在等待我,召喚我。” 楊明嘖嘖嘴,暗歎:“這才是真人,現今不起眼愛好,到後來都值了大錢,老人家年紀大了後,捯飭不動了,直接把價值幾億家具捐給國家,那利索勁兒,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 王世襄從屋裡拿出茶壺,給楊明倒杯水:“你朱伯伯去院裡了,還是那件青銅器鬨的,要真確定是假的,那這作假的人很厲害,和以前……” 王世襄說到這裡,隨意看了楊明一眼,轉話題:“你今兒來?” 楊明苦笑一聲:“想告訴伯伯,不用繼續鑒定了,那件就是假的。因為……我又發現一尊同樣的。”說著話,拿出包裡銅鼎,遞給王世襄。 王世襄接過後,仔細觀看良久,抬頭看著楊明皺眉不語,神態像是在審視他。 楊明笑笑:“大爺,我知道您心裡嘀咕什麼,您覺得……我和我爸倆,有我爺爺那般本事嗎?” 王世襄歎口氣:“主要是……能讓眾多內行全部打眼的青銅器,隻有你家老號出來過一件。 那一件要不是你爺爺自己說是假的,恐怕也沒人覺得假,到現在……那件假青銅器還被灣灣供著呢!” 楊明疑惑問:“不都說假的了,怎麼還被供起來?” 王世襄嗬嗬一笑:“你爺爺的話,知道的沒幾個,我也是前幾年聽你朱伯伯酒後說過一嘴,這話,也隻能關起門來說。” 見楊明還有疑惑,王世襄喝口水,放下杯子歎息道:“其實……就這兩件來說,要不是碰巧,單拿一件……估計認出的人不多,據我猜測……不會有!” “啊,不會吧?故宮博物院,曆史博物館,還有那些大學考古係,那麼多專家學者……”楊明嘀咕道。 王世襄出了會兒神,歎息一聲:“鑒定青銅器,都是彆人總結出來的經驗,按著經驗來,無非是看銅質,看皮殼,器形,紋飾,再就是聞味道,聽聲音。 全套下來,覺得都沒問題,基本會認定是真品。就這件東西來看,沒什麼問題。” 楊明近來有深入學習文玩知識念頭,今天這情形,正好合適討教一番。 “大爺,今兒巧了,您正好有時間,給我詳細講講怎樣辨彆青銅器,拜師禮我回頭補上。”楊明嬉皮笑臉,巧言令色。 王世襄嗬嗬一樂:“成,禮物我親自上門去選,到時你可不能小氣舍不得。” 楊明起身給王世襄杯子續上水,坐到王世襄身邊,雙手托腮,做出認真聆聽狀。 王世襄拿起銅鼎,隨手掂掂,衝楊明道:“上手先掂量輕重,商前期器物輕,商後期質地厚,器物重。 西周時期多有銘文,器物渾厚。春秋戰國器物輕薄,但製作相對精細。到了漢代,銅器粗重,矮小笨拙。” 看楊明聽的認真,王世襄很欣慰,暗道:“這小子,終於知道學習了。” 王世襄翻了翻銅鼎,指著一處地方:“再就是看皮殼,辨鏽色。你看這件器物鏽色,亮處有金屬光澤,貼骨處是黑鏽,上層是紅鏽,再上層是藍綠鏽,都顯示出這東西不假。” 說到這裡,王世襄怔怔看著銅鼎出了會兒神:“唉……拿著假貨,給你講怎麼辨真,這也……太滑稽了……” 楊明笑笑:“不管它實際情況,您就當它是真的講,我隻聽您講的內容,忽略它實際。” 王世襄苦笑著搖搖頭:“那麼再以鏽色而論,凡是鏽色單一,質地疏鬆,一摳就掉,或者用酒精一擦就掉色兒的,一般都是贗品。 這兩樣辨彆完,跟著看器形。以鼎為例,夏末,商中期,有圓的,方的形體。方鼎一般為正方形,耳為直耳,足多為錐形或者扁形。” 楊明耳朵裡聽著,心裡想著,再對比器物仔細琢磨。他這樣用心學習,是心裡認定這是一門好生意。 現今國內消費能力太有限,這玩意在國內沒什麼價值,當然真品另當彆論。 但青銅器一直都是國外收藏家,資本家追逐華夏主要文物對象,單以古董地位來說,青銅器絕對名列前茅。 隻要賣,那絕對是出一件,搶一件。真品咱沒有,可假貨…… “跑神兒了?要不咱喝口水,歇息會兒吧!”王世襄聲音。 楊明趕緊阻攔:“大爺,我是出神琢磨這鏽色是怎樣做出來的,沒跑神,耳朵聽著呢,要不我給您複述一遍?” 王世襄端起杯子,喝口水:“你這樣說,還真是聽進去了,舉一反三,聽著真的,想著作假,倒是個不錯買賣人。” 楊明咧嘴一笑:“您繼續,我用心聽著呢,講完中午請您,您得意哪口,地兒隨您挑。” 王世襄一聽,樂的合不攏嘴:“這話我愛聽,我琢磨琢磨,一會兒去哪兒解饞。” 清清嗓子,王世襄繼續道:“接下來看紋飾,認銘文。 紋飾槽口小,裡麵大,出現對稱,紋飾高低有錯位,一般都是範鑄法製成。 失蠟法鑄造出來的紋飾對稱一致。 認銘文……這個給你講是白講,你以後有興趣自己學吧。 最後就是聞味道,聽聲音。真器無論傳世還是出土的,都沒有刺鼻的酸,臭,嗆味兒。 如果表麵聞不出來,你就用手在器物上反複快速搓摩,等搓到指頭發熱,聞指頭上氣味,老舊器物有種類似發黴的甜味,偽造的則有酸,嗆之氣。 最後就是聽聲音了,偽造之物敲擊出來的聲音亮,還伴有轉音,真品敲擊聲音低沉短促。 綜合這幾個方麵……唉……反正,鑒定青銅器就是靠這些內容鑒定的。 也彆把這些方法奉為圭臬,咱今兒拿著介紹的物件……本就是對鑒定方式的一種諷刺。”說到結尾,王世襄心情有些鬱悶。 楊明趕緊起身,彎腰給王世襄杯子續上水,坐下來微微一笑:“大爺,您講的真好,喝口水,歇會兒再講點兒。 我覺得您講的內容通俗易懂,我聽著心裡能明白,趁您今兒得空,再琢磨個內容我聽聽。” 王世襄端起茶杯呡了一口,嗬嗬一笑:“行,看你小子今兒學習態度還不錯份兒上,再說幾句。” 楊明本以為王世襄會回屋裡,拿個什麼物件出來講解,沒想到他隨手拿起地上半截木頭條:“簡單說說,怎麼分辨海黃料子吧!” 楊明咽口吐沫,心想:“能不能換一個?木頭條我家一大堆,我都懶得擺弄。那怕換個蛐蛐罐兒,說說也行呀!” 王世襄不知道楊明內心深處想法,隻管指著木頭講:“這海南黃花梨剖麵紋路是斜方向,不像紅酸枝,草花梨是大直紋,粗紋。 這種斜紋呈八字狀,麥穗狀,也可稱為麥穗紋。麥穗紋中間有較大空隙,沒有毛孔……” () 。
第92章 青銅器辨彆(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