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那裡麵真實緣故,並不像外界傳的那樣神秘,隻是有幾個智慧超群者,上層為讓他們安心工作,尋了個鬨中取靜地方,研究一本天象書籍”朱家溍悠悠說道。 “什麼書,能告訴我嗎?”楊明很好奇。 朱家溍嗬嗬一笑:“告訴你也無妨,此書大點的書店都有出售,不過內容過於玄幻,能入門者寥寥無幾。 此書現歸於人文類書籍,看過西遊記吧,西遊記開篇: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就是摘取此書內容。” 朱家溍起身到書架前抽出一本線裝書,遞給楊明:“就是這本,宋大儒邵雍,邵康節先生著作(皇極經世),我稱其為天下第一奇書。” 楊明接過來,心裡釋然了,這本書他前世翻過,那就不是給人類看的,內容過於晦澀難懂,是華夏文化熏陶下,寫出的極其難懂天象數學類書籍。 華夏古人,說起詩詞歌賦頭頭是道,提起數學基本都懵逼,數學方麵幾千年也就祖率拿的出手,其他的勾股方程也就那樣。 此書奇就奇在,不光儒學大家看不懂,就連西學數學精通者,也看不懂儒家文化寫就的這本天象數學。導致這本書知道者不少,能看明白研究者不多。 大學期間,有個同學,自稱幼好古學,通曉各種旁門左道儒家文化,說起奇門遁甲,太玄經之類的都是頭頭是道。偶爾在圖書館借到一本(皇極經世),裝模作樣看了兩天,放下長歎:這就不是人類能看懂的。 楊明翻開一頁,見起頭:三川邵堯夫撰,以元經會之一…… 正是自己曾經翻過的那本神書。 抬起頭,楊明咽口吐沫:“伯伯,您的意思是……那神秘單位……竟是為了專一看這本書,搞出來的噱頭?” 朱家溍哈哈大笑:“唉……怎麼給你說呢,也對也不對,其實告訴你也無妨,當然不是專門研究這本書,是……根據此書內容推測出來的國之大事。 因為某人說出的預言事關本朝,加上道門異人也有類似說辭,上層獲悉後,組織專家研究具體內容是何指向。” 楊明好奇問“誰?他說了什麼?” 朱家溍沉默半天,歎息道:“一個姓鄭的牛人,不光字寫的好,賣的貴,更是看懂了這本書四成內容。 此人性格狹隘,為泄憤,竟然泄露天機,說出三條預言,前兩條已經應驗,最後一條……事關當今……不得不重視!” 楊明聽的糊塗,要是著名預言,他肯定聽說過?這個姓鄭的是誰呢?莫非是向東爺爺? 猶豫良久,他抬頭說道:“伯伯……我有件事兒……瞞著您……”他把收馮皮古董之事一一講了出來,然後看著沉默不語的朱家溍,心裡七上八下。 “不是他……他可能是那人子侄輩,但也不奇怪,這種學問基本都是家傳的,他學到點皮毛也有可能。 大勢他可能早就清楚,看報紙不過是為了確定時機。”朱家溍慢悠悠說道。 看楊明還有疑問,朱家溍歎了口氣:“彆再說此事了,大街口交行字就是那人寫的,具體內容自己搜吧。” 楊明點點頭,內心道:“都明白了嗎?自己搜。” 楊明雙眼炯炯有神看著朱家溍:“伯伯,您……是不是看懂了這本書內容?教教我唄,我也想成為預言家。” “隻怕,你是想成為神棍吧!”朱家溍笑笑打趣道。 喝了口水,朱家溍喟然長歎:“此書……能入門者寡,看懂的更是廖若星辰。 能真正理解五成者,無不青史留名。 我嗎……最多理解三成,這方麵不如鄭氏,他說出的內容估計看懂了四成。他還有很多私人感悟,密不示人。 他有個後代,這兩年多有論述,但其人很聰明,論述內容是用卦相示出的,看內容推測……不下於我,很令人驚歎。更加意外的是,還是個女孩子。” '“女孩?年紀多大?這種神書都能看懂?”楊明神態,猶如逗哏於謙般接話。 “那鄭氏女,年歲和你相若,悟性極高,加上傳承,竟趕上我了。我可是少小鑽研,窮儘半生琢磨,唉……”朱家溍感慨不已。 楊明也好奇,怎般樣鐘靈毓秀女子,才能看懂這枯燥乏味,晦澀難懂著作? 他起身給朱家溍茶杯續上水,坐下來道:“伯伯,您……是不是也是家傳?” 朱家溍點點頭:“先祖仲晦公,正是悟透這本書六成內容,結合兩程遺作,編纂成集,才使得理學發揚光大,造福後人。” 楊明知道朱家溍嘴裡的仲晦公,是他先祖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不是一般牛人。 楊明看看朱家溍陷入沉思,出口說道:“伯伯,除了您家先祖,還有哪些人看懂這本書的?” 朱家溍微微一笑:“真正看懂五成的不多,但也有幾個,宋代有程頤程灝。 他兩人和周廉溪,張橫渠,邵康節先生並稱理學五君子,理學起源核心就是這本書。 周敦頤名望大,張載誌不在此,他後來回老家獨創關中學派。 隻有兩程,他倆和康節先生有半師之誼,寓居伊川老家閉門苦思,最後開悟,有了成就。 儒家方麵後來就是先祖,還有個王守仁,在西南荒僻驛站苦思數年,創心學知行合一。” 楊明點點頭,也不再裝迷糊,聽朱家溍語氣,估計早看透他身份了,要不,也不會一再叮囑他要小心謹慎。 他插話道:“我知道,這些都是我華夏鼎鼎有名大人物,都開創了一門學問,彆的方麵還有嗎?” 朱家溍看看他:“儒釋道都有,儒家還有個牛人深通此書,悟透內容不下先祖,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明第一謀臣,劉基劉伯溫。” 楊明驚訝道:“劉伯溫,燒餅歌劉伯溫?怪不得,原來也是看此書看的,如果這樣,他那些預言也能解釋通了。” 朱家溍笑笑:“劉伯溫之後還有個和尚,也很厲害,我估計他悟透有五成,低於劉基,就是妖僧姚廣孝。” 楊明驚訝的不行,這個姚廣孝記載很神秘,有很多關於他的傳說,原來根子也在這裡。這兩位可都是華夏了不起的謀臣能士,智能開國挽狂瀾於即倒。 楊明看著朱家溍,舔舔嘴唇:“還……還有嗎?” “還有幾個都不如姚廣孝悟的深,明末牛金星,清朝曾剃頭,再低一層的無非左宗棠,胡林翼……” 朱家溍說到這裡,打住話頭,歎口氣說:”這些內容你聽聽就算了,還是那句話,做事要低調。 能窺透天機,也要看時機,如果遇到天選之人,悟的再深,也要退避三舍。” “怎麼講?”楊明化身於謙兒,探身問道。 朱家溍仰頭說道:“天選之人,走的是堂皇大道,所走之路風雷激蕩,看似危機重重,危若累卵,實則穩如泰山,總能逢凶化吉,勝利達到最終目的地。如……本朝太祖,明太祖都屬天選之人。 彆看鄭氏悟得天機,也有遜帝支持,但他不得其時,泄憤預言……除了那三條,更多預言是擔心華夏文化滅絕……” 楊明好奇害死貓,低聲細語:“伯伯,法不傳六耳,您不說,可不可以……寫給我看……” 朱家溍點點他:“你呀,這是你自找的,如果……有心得,可以自言自語。” 說完,朱家溍拿起筆,“刷刷刷”在紙上寫下三行字。推過來:“看吧,看完我就燒了,前兩條已經應讖,最後一條……” 楊明看看紙上內容,結合前世,臉上表情慢慢凝固了…… () 。
第100章 神書(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