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糧食問題(1 / 2)

第104章糧食問題

同一天,新一團一營的駐地,張大彪也獲得了來自團部的消息。

孫德勝向張大彪敬了一個禮,隨後開口道“張營長,根據團長的命令,一連將輪換回靶場訓練,由七連接替一連進行作戰任務,暫時歸您指揮。”

“另外,按照您的要求,我們帶來了大量的彈藥和糧食。不過運力還是有限,彈藥應該是不會缺了,但糧食差了點,還是需要您想辦法。”

張大彪點頭表示理解。

部隊的運力也就那樣,基本上依靠手提肩扛或者騾馬拖運,走的大多還是山路土路,不比鬼子強到哪去。機動性高,主要還是因為需要攜帶的東西比較少。

就比如說彈藥的攜帶,鬼子步槍兵起碼要帶幾十發子彈;要是擲彈筒射手,那更是得提兩袋手雷或者扛兩箱擲彈筒榴彈;至於炮兵,炮彈就更重了。陣地戰或者在平原上還好,在山區怎麼可能快得起來。

而八路軍……主力團平均十發子彈,再揣幾顆手雷,炮彈幾乎沒有。地方團那就更慘,三發八路可不一定是開玩笑。至於縣大隊區小隊,全隊加一起有一杆老槍幾發子彈就不錯了,還不舍得打。和鬼子一比根本就沒有負重。

再比如說糧食的攜帶,鬼子單兵會攜帶一定的乾糧,再用配發的長襪裝米。有時還會攜帶一定量的罐頭。而八路軍則不需要攜帶這麼多,隻要帶上應急的乾糧就可以了。

得益於巧妙的糧食政策,八路軍行軍時並不需要攜帶糧食。隻要在根據地內,部隊就能用糧票換取公糧。因此隻需要攜帶糧票即可。而部隊也因此受益,減輕了戰士們身上的負重,大大提高了機動能力。

至於到地方發現沒有公糧,那基本是不可能的。根據地幾乎每家每戶都存放著公糧,無論是糟了火災還是鬼子掃蕩,損失都能夠控製住。至於會不會吃完,這點也不用擔心,總部會根據糧食消耗情況安排轉運。

隻不過,榆社目前的情況比較特殊。縣政府剛剛在三連的保護下遷回,根據地恢複工作還沒完成,並不是什麼地方都能用糧票換取糧食的,因此一營才必須得有些糧食儲備,以應對特殊情況。

團部能支援一部分糧食就已經很不錯了,糧票本來就是有定額的,而孟顧問在食品方麵的援助,又是以肉罐頭為主,目的是提供更多營養,不怎麼考慮主糧。

“糧食的問題我會想辦法解決,你先帶七連的同誌休息吧,等安頓好了,我再和你說說現在榆社縣的情況。”

德勝轉身離開。

見孫德勝離開了,張大彪才揉起自己的眉心。糧食問題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周邊有糧食的也就那麼些人,隻要貫徹大方針就行了。

“老百姓有糧,但還是儘量彆打這些糧食的主意。縣政府的工作被鬼子打斷之後,本來就有些混亂,不能再給同誌添亂了。”

“鬼子偽軍倒是可以搶,咱們實力也夠。但是現在榆社的情報網還沒有重新連接起來,根本不知道鬼子運輸隊的動靜。光靠附近村民通知,根本來不及伏擊。總不能把部隊丟在公路上乾等個幾天幾夜吧。”

“土匪也不行,那群廢物很少有存糧,費心思打個山寨,搞不好收獲還頂不上消耗。這吃虧的買賣老子不能乾。”

“那就隻有地主了,不過這要縣政府的同誌配合。找開明地主,問問人家願不願意捐一點,做做思想工作。至於投靠鬼子的,那倒是可以下狠手,發點小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