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他本人的手術室都被炮火引燃過兩次。
“流動醫療隊的同誌也來了?那這次戰士們的生命就有保障了!”張大彪高興起來。有醫療隊和沒醫療隊差距可太大了。知道背後有醫療隊的戰士們,士氣隻會更高。
隻要醫療隊的“盧溝橋”出現在後方,戰士們就知道自己在受傷後會得到最好的救治。而八路軍傷員手術後的存活率,已經達到了現有環境下的頂點,比果脯不知道高到哪去了。
張大彪笑的開心,但他並不知道,事情比他想的還要好。
如果按照原本的時間線,現在的白大夫正琢磨著回國宣傳抗戰,順便想辦法搞藥品呢。結果還沒離開,就碰到了鬼子掃蕩,並且在十一月犧牲在了第一線。
但由於孟止戈援助了大批藥品,總部決定讓白大夫來武鄉附近,重新建立醫院,並且大量培養醫護人員,提升部隊的醫療品質。早在上個月的月底,張大彪乾掉汪萬春的時候,白大夫就趕到了總部,躲過了這場死劫。
這也就意味著,在不久之後,八路軍的各個部分,都將擁有一支經過培訓的醫療隊。而八路的戰士們,也能擁有更多的醫療資源,提高在危險戰場上的存活率。
“彆光顧著高興,給我說說你這邊現在是什麼情況了?彆跟我說你們一旬過去,什麼都沒乾吧?”
“哪能呢。”
張大彪將李雲龍帶進了營部,走到掛在牆上的地圖前“目前縣政府的工作非常順利。我們聯係上了之前潛伏的各村民兵,重新建立了區小隊縣大隊,用繳獲來的武器武裝了他們。”
說著,張大彪開始在地圖上指指點點“地方的總兵力已經不差了,各村都有十幾到三十幾個民兵,最少的也有三五杆槍,十幾發子彈。縣大隊更是招募了六十多人,有二十多條槍,幾百發子彈,日子還算富裕,基本上能保證鬼子不敢隨意走動。”
民兵和地方武裝並不是用來和鬼子硬拚的。他們存在的目的,是增加鬼子的治理成本。
今天鬼子到村裡來,被民兵打了一黑槍,損失一個人。明天來又被打了一黑槍,傷了一條腿。後天來有了防備,沒有被黑槍打傷,但是帶過來的馬騾卻被打翻了。不管你來幾次,都是槍聲常伴左右,要麼損失點什麼,要麼被嚇一跳。
這樣弄,搞得久了,鬼子就不敢隨便來了。我安穩待著不好嘛,非要下到各村?賭什麼命啊!
到這個階段,村子就相對安穩了,縣政府的工作人員就可以來主持工作了。隻要清算掉漢奸,重新指導生產恢複,一切就都會好起來。
“另外,我這幾天還攻下了鬼子的兩個據點,繳獲了不少東西。戰士們也散開了,開始冷槍運動。這段時間下來,已經打死了三十多個鬼子。成功把鬼子按在了據點裡不敢露頭。”
“乾得漂亮。”李雲龍笑了起來。鬼子的活動範圍基本上隻在縣城和零星的據點裡,運輸隊也隻來往於交通線。
換句話說,鬼子的囚籠計劃,不但沒有困住他新一團,還被新一團困住了。那些修好的據點,反倒變成了八路軍圈養小鬼子的監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