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立主題,太子更選擇了最佳背景,就是泰嶽正在推行五國王儲祭祀大典,泰嶽的做法,讓五國都看到未推選來盟主國的勢在必行。可問題在於,大概除了夏王,誰也沒有把握能花落己方。這種背景下,他們寧願自己選擇一個合適的盟主。
主題和背景都成熟,太子首先尋到鳳家,不知道以什麼辦法說動鳳辰配合自己。
鳳家幫太子其實要做兩件事,其一,皇主親眼見證選舉,徹底封住泰嶽的嘴。其二,幫腔作勢,打亂思路,讓五國不能馬上產生對策。
然後,太子以最快速度針對五國各自痛點送上一封密函,邀請他們來參會。信函各異,不知具體情況,但對秦國這個痛點不用太子說,江凡自己也明白,就是時間,秦國,還需要時間,第二個五年計劃還有三年,江凡甚至都懷疑,便宜老子做這兩件事根本上就是在配合自己對時間的需求。
總之,在泰嶽壓力以及五國自身情況的背景下,他們都赴會而來。
這就開始太子第三步,選舉。這辦法著實高明,讓五國君都沒辦法指責任何不公。但問題是,太子眼含大局,早已看透五國選舉最終的導向,根本就不擔心。甚至為了保密,都未曾通知江凡和女帝,這也是對他們的相信。
然後就是現場操作,太子一番操作簡直行雲流水,甚至讓五國自己推著自己往他想要的方向走,最終水到渠成,盟主確立。晉國,一個江凡看來再合適不過的選擇。
可這還沒完,太子馬上推出第四步,轉移話題,並順勢為江凡將來取得輔國之相位做好準備,無疑,在那道僅僅是要江凡前去嘗試的聖旨前提下,這策略再次獲得成功。
江凡更明白,打神鞭隻有自己能掌控,也就是說,儘管晉國成為五國盟主,但作為司馬棘最怕的人,最大的合作夥伴,江凡拿到了絲毫不下於他的地位。
而太子則左手江凡,右手晉王,未來可操作空間簡直無限大。
第五步就是收官,張儀到底是個厲害人物,江凡知道在最後一刻,他終於明白過味兒,險些從太子的步調中跳出來,而幸好,太子早有準備,一手北疆直接以大義收官,硬生生把跳起來半尺的張儀按了回去。
最終,因為無可辯駁的前提、條件和推進,五國終於簽下確立盟主國的國書,滇池大會就此結束,太子采取最簡單卻又最實用的手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一舉鼎定兩大事務,後續影響之深簡直讓人細思極恐。
拋開江凡千年見識,相比之下太子姬宗熠,才真正的才智如妖!
如果說這場滇池大會之中,太子的確讓人細思極恐的話,鳳家的表現則細思極奇,不但意外出麵配合盟主國選舉,更是在老對頭江凡的事上未置一詞,屬實讓許多人捉摸不透。
隻有江凡好像隱隱明白過來。猜測太子所說的求穩那兩個字可能至關重要,畢竟鳳家麵對五國反鳳的浪潮屬實痛苦至極。而同時可能也與鳳辰急需打神鞭有關。至於具體條件,恐怕隻有太子和鳳辰清楚。
大會雖然結束,太子卻依然按照禮儀弄了個滇池宴,隻是提前聲明,酒宴之上儘可歡飲,莫談國事,徹底堵住某些人的嘴。甚至他隻是陪同了三杯酒,便以病體透支為由提前退場休息,而鳳家則根本未曾參加這晚宴,席間太子言外之意給人的感覺是,對於五國反鳳暗朝極度不爽,鳳辰根本不想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