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南僑總會成立,近水樓台(1 / 2)

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時間來到了十月份上旬。

各條戰線都進入了相對的平靜期,鬼子的進攻步伐受到物資的拖累,也變得乏力起來。原本一些作戰計劃,也隨之推遲了時間。

溫三努力用心回憶38年的曆史大事件。小的曆史事件,不可能記得住,但是一些大事件,還是明確曆史記錄的。

他首先想到的是兩個著名的事件,即是十一月的‘文夕大火’。大概時間就是十一月中旬的樣子。國府為了粉碎鬼子的進攻,準備使用焦土政策,火燒常沙城,以阻止小鬼子的進攻。

但是由於下麵的人操作失誤,加上一些人利用這個政策大肆撈錢,損壞老百姓的利益。從而導致大火失控,最後燒毀了大把的房屋和街道,更是導致數萬人葬身火海。

【指揮官】和國府喪失民心並不是後世人吹噓出來的,而是他們用一次又一次的失誤,以及對老百姓漠然的態度積累起來的。

現在鬼子進攻乏力,對華中方麵軍對常沙的壓迫力沒有那麼大,但國府那邊依然是人心惶惶。溫三已經收到了消息,國府的國軍高參們,已經在討論用什麼方法阻止鬼子的進攻了。

焦土政策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備選方案。以國府對下屬人員的掌控能力,如果真的實施這項計劃,肯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漏洞,最後大概率還是會發生同樣的慘劇。

溫三在琢磨,必要的時候,要著重提示一下了國府這些高高在上的家夥。他們的管控力真的很難到達基層,一旦決定實施這個焦土政策,恐怕鬼子還沒有來,就會損失大量的人力物力。

同年十二月,還有一個重大的事件發生。那就是國府重要人物,汪精衛叛國出逃,投降了小鬼子。

這兩個事件在當時也是轟動整個華夏,國府的名聲也是越來越臭,漸漸的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

就在溫三努力準備一切,發展壯大自己的時候。

一個好消息從海邊傳來。

38年10月10日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成立:‘南僑總會’在新加坡成立!

陳嘉庚出任南僑總會主席,領導海外1100多萬華僑,全力支持華夏軍抗擊小鬼子對華夏的侵略戰爭。

總會成立的當天,海外華僑籌集了大量的物資,以及大把的進步青年,準備回國抗戰。

溫三收到這個消息,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

他還真把這個重要的曆史事件給忘記了。

原本這個南僑總會籌集的大量物資,以及那些進步青年軍,大多都被國府拉過去了。

然而那國府腐朽的製度和混亂的官場,並沒有利用好些這資源和人才,反而用來搞派係之間的傾軋和打壓,以至於讓好些物資浪費,那些進步人才也被北方政權挖了過去。

這大好的肥肉,溫三可不會跟國府客氣。何況他這邊早已經跟南洋華僑那邊有了聯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