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我所想,不管前線戰況如何,狄兵又有無大軍前來,便如殿下所說,隻要以公主千金之軀能做留守,雖未必有多少效用,總比先走要好——便是不能安撫京城百姓,使京畿兩地都平複一時,也不至於雪上加霜。”
宋景壬見呂賢章不說話,以為對方意有所動,趕緊勸說道:“參政自然多有考慮,可要是民心亂了、軍心亂了,想要再行收複,卻是再難達成……”
又道:“況且參政也說了,狄賊意圖明顯,主力正向蔡州疾行,殿下要是現在急忙南下,或許反而撞上對方大軍,倒不如留在京中,反而更為安全。”
他還要再勸,卻聽呂賢章忽然道:“如果此刻坐鎮京城的是裴節度,他一力主張要將殿下送出城去,你難道還會來說這許多話?”
宋景壬究竟還是蠢,也不多想便道:“那便又是另一回事了。”
因見呂賢章麵色平靜看著自己,看不出生氣的模樣,宋景壬也沒有生出什麼警惕,隨口應道:“節度沙場多年,如若他說要如此行事,想來必定有自己道理,下官……”
話隻說到一半,宋景壬忽然自醒,忙做一頓,又去看呂賢章神色。
然則對方卻不像他擔心的那樣,而是繼續背手而立,也不催促,更不接話,隻良久沉默。
……
眾人的擔心不是多餘。
幾乎沒有給多少反應的時間,白馬、酸棗幾縣便次第來信回報轄內見得狄兵前哨。
彼處地界至於京城,快馬隻有大半日路程。
而不等京城做出反應,真正作為大晉中樞的蔡州更是連消息都未必來得及收到,更有敵襲消息傳來。
趙明枝早有準備,自然不覺得意外,隻是周遭宮人、黃門雖說不能得知最新消息,但一日日聽得城中傳聞,也無一不人心惶惶。
就在這等風雨飄搖之際,呂賢章果然再度進宮又行勸說,趙明枝幾番設法,再說了立場,表明態度,對方全不放棄。
“前一向不過假想,本以為前線能多做支應,至少可以牽製一二,可這幾日消息眼見不對——裴節度出麵調兵,按理手頭當有七八千之數,中途遇上狄兵時多有對戰,大小不論,凡有記錄的,臣這幾日仔細比對點數,先還勝負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