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籌謀(2 / 2)

珠柔 須彌普普 5245 字 6個月前

但太上皇北上時除卻帶了群臣,另有工匠、隨從無數,其中便有精通軍械製造的,又兼先前河間、西京、鎮定、平陽城中兵庫中所有成品、原料,加上晝夜壓逼,才使得北麵有這許多攻城利器。

今日數目尚且不知具體,但將來到了南麵,再給上一年半載時間,狄兵坐於後方,有大晉半麵江山作為後背支撐,用不得多久,便會將那少有弱項補上。

回憶起未來,不過短短一夜功夫,狄兵便能在城外架設數千投石車,一聲令下,不知多少石彈鋪天蓋地砸向城牆、城門,守城兵將連慘叫都來不及發出,便被碾成肉餅的場景,便是白日裡,也叫趙明枝身上不由得發冷。

眼見從前發生過的事情,今日仿佛又要重來,她雖不能左右,卻更不能坐以待斃,因知上下皆忙,也不召人進宮,索性寫就文書一份送去京都府衙,又將皇城司管勾喚來,令其急令通報軍器監集中幾名能工巧匠,動身便往彼處而去。

一到地方,果然已是聚了工匠十餘人。

屋中諸人按次排站,其實無人說話,更無眼神交彙,但無不麵色忐忑,當中氣氛陰沉得仿佛一擰就能滴出水來。

趙明枝並不廢話,先將

城外情景說了,又道:“眼下投石機數量雖是不少,幸而形製算不得太大,以京中城牆堅固,想來尚能抵禦一二,唯有那鵝車十分麻煩,卻不曉得諸位有無應對之法?”

下頭工匠們先還麵麵相覷,繼而各做低頭,也無人敢抬頭去看趙明枝,此時不是顧慮地位尊卑,抑或男女之彆,而是害怕被點問到自家頭上,卻又不能作答。

提點軍器監那官員站在邊上,本來還想說話,聽得趙明枝發出此問,再無出頭想法,隻好同其餘工匠一般,還特地往角落處又靠了靠,唯恐引人注意。

趙明枝倒是沒有留意其人動作。

京中工匠猶如被篩子篩過兩道,一道早被迫與太上皇北上,另一道則是隨當今天子南下蔡州,眼下還留在此處的,說一句難聽話,能力其實都算不上出類拔萃,想要在短短時間內找出對鵝車的應對之法,確實為難。

她原本就沒有指望從眾人處得到什麼妙法,稍等幾息,見無回複,也不為難諸人,直接道:“當日狄賊攻打太原城,也並用數十投石車、鵝車,能堅守九月有餘,多虧守將王稟召齊手下,一一應對,現在城樓下裝設高大木柵欄,以隔狄兵,城牆上又堆放糖布袋,以備中石彈後及時修複。”

“京中城堅牆厚,又有護城河水,便要填平溝壑,也不是幾日功夫就能作用,投石車暫時難以近身,遠遠投擲,不能撼動,來得為其設置防護,將來近身時也能抵禦一二,隻有那鵝車,一旦護城河填平,其車靠近,尋常箭矢難以射穿,神臂弓、床子弩雖有作用,卻不能目視其中人力,徒射其表,難阻其路。”

“為此,當日太原也有一樣做法,便是造出一種高台,名喚‘跳樓’,形與鵝車類似,一旦護城河被狄兵填平,鵝車接近城牆,便用‘跳樓’擋在城牆之外,不叫鵝車靠近,再使人捆綁大石拋投至於鵝車之上,拿搭鉤在地麵拖曳鵝車,使其不能平衡,翻倒於地……”

她之所以能說得這樣明白,自然與太原城並無多大關係,而是當日遷都南麵之後,雖然最終城破,還是堅守了許久,城中人絞儘腦汁,群策群力,總彙而來的各種方法。

此時雖無詳細圖紙在,幸而她一麵說,一麵拿紙筆畫寫,尤其那“跳樓”做起來並無多少技巧,也極少難度,一旦形容明白,一屋子工匠俱都明白。

此時人人仰麵傾聽,再不複方才躲事情的樣子。

其中一人聽得入神,不自覺出聲道:“殿下所說的這東西應當並不難做,隻軍器監不夠人手……”

趙明枝便問道:“當要多少人手?對那人手又有什麼要求?不如一一說來,我即刻使人出去張榜,仍舊不行,便從現有人手中騰挪抽調,總歸要以軍器監所需最為要緊。”

那人話才說完,立時自醒,本有些後悔做這出頭鳥,不想竟得趙明枝認真回應,也不再拘束,把自家所想一樣樣說了出來,雖是未必十分妥帖,卻也用心得很。

趙明枝更是一聽即應,點了身旁一人,令其以紙筆逐條記下,叫人隨後再做應證。

如此一來,屋中開始還十分沉悶氣氛,逐漸變得熱鬨,而本來眼觀鼻鼻觀心的諸位工匠,也紛紛出起主意來。

有建議不必全身通用木料的,數出許多緣故,不如上半部分用草料,下半部分用木料,如此可省下木料,又能省重,等將其送出城外後,如若風向不反,還能以桐油澆灌,再以火箭射之的;

有提出外層可用鐵皮的,又點出那跳樓足下當裝置搭抓地之物,以防被衝力撞到;

也有查缺補漏的,說是最好隻在地麵那一片包裹鐵皮,用以以防禦拿搭鉤的兵卒周身,如此能不被對麵箭矢傷及。

一乾人等雖稱不上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