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孝經(2 / 2)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8558 字 6個月前

章越睜開眼,看見郭林依舊是在抄書苦讀。

郭林見章越醒了,放下筆道:“爹說你現在可以讀經,首先從孝經讀起,然後循序漸進。”

“好啊!”章越真心實意地高興,太好了,自己終於可以讀經了。背完了經,自己就可以從這村塾離開了,離開這不靠譜的老師而另尋高明了吧。

郭林正色道:“章師弟天資聰穎,勝我十倍,若是肯靜下心來讀書,痛下苦功,將來定可考取功名。”

章越道:“郭師兄何必過謙呢?你也讀得很好啊!”

郭林苦笑道:“似我如此的,縣裡多了去的。我除了比彆人刻苦些,不知拿什麼和彆人比。再過兩年我就十六了,地裡的農活什麼都不會,讀書若再沒出息,那這輩子就不知道以何為生了。”

章越聞言道:“那無妨,不務農活,也可為賬房先生?”

郭林好奇地問道:“什麼是賬房先生?”

果真什麼也不懂,章越解釋:“就是……就是算賬的,你隻要懂算學就好。縣城裡好的賬房先生一個月都有四五貫錢,而且不用風吹日曬。”

“算學,爹沒如何教過。”

“我來教你!”章越拍著胸脯。

“你教我?”郭林詫異。

“我家裡從商的,算學一點不難,”章越笑道:“倒是我經學沒有根底,郭師兄……”

郭林笑道:“沒根底不怕,隻要你肯下功夫,我再用心些。”

“那郭師兄以後身上的擔子就重了。”

二人同是笑了。

章越道:“既是先生說要我讀孝經,那麼書在哪呢?”

郭林微微笑了笑道:“不用書,我背你聽就好。”

“什麼?沒有書?”

郭林耐性解釋道:“早上你也聽了學究給童子講千字文,百家姓,他念一句童子們背一句,如此念上一千遍,如此記在腦子裡,就眼前無書,心中有書了。”

章越一哂心想,我隻知道什麼叫眼中有馬,心中無馬。

章越不放心地問:“若你背錯如何?我學得不也被你誤了。”

郭林搖了搖頭,一字一句地道:“絕不錯一字。”

說到這裡,郭林似湧起什麼不愉快的回憶。

“我若背錯一字,一頓就沒飯吃了,背錯兩字,一日沒飯吃。”

章越愣了一會。

“當然章師弟不會餓飯,但讀書就是如此。不僅孝經,將來其他的經義文章也是一般。有的經義書籍,爹爹需跑到十裡八鄉外取借來,背熟了再還回去,有些催得急的,隻好連夜趕抄下來。唯有私塾裡會常備,但即便如此,每經也常隻有一套,同窗之間是輪著用的。”

讀書真是不容易啊,章越深深地感歎。

“那字總要認的吧?”章越言道。

郭林想了想道:“孝經爹爹那有,你若背得純熟,再將書給你。平日借去也是怕不甚愛惜有了破損。或是書拿在手裡,總想著明日再讀,以至於都不肯看。”

章越心道,自己上一世買了不看的書海了去,不知道有個詞叫裝點門麵嗎?

郭林繼續解釋道:“如此你手中有書,想著要還回去,就會日以繼夜的苦讀。等將來你背了純熟,自己將經文默在紙張上,如此你不僅默了一遍,閒時也可拿來讀。”

果真是‘書非借不能讀’,買書不如借書來讀,據說還有更狠的,背熟即焚,用燒書的辦法來強迫讀書。

郭林口中這樣‘手中無書,心中有書’的讀書法,竟成了絕好的學習辦法。看來古人早就深譜無紙化教學了。

郭林笑了笑道:“好了,我給你背孝經了,當初也是先生念一句,我跟著背一句,當初我隻背了三日,爹還誇我呢。”

當即郭林即念道:“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章越跟著讀了一遍。

當下郭林背一句,章越跟讀一句。

十八章讀完後,章越估計大約用了一個時辰多些。

但見郭林笑了笑對章越言道:“怎麼樣很難吧,這背誦好比讀書,第一遍先是粗讀,覽個全篇大概,下麵是一章一章細讀背誦。”

“當初我用了三日背下,爹還誇我聰穎呢。”

郭林言下之意就是不知你能幾日背下這孝經呢?

章越記得歐陽修曾講自己的讀書法,日誦三百字,日積月累,大約三年半可將經義都背下。

日誦三百字,是中材的標準,至於中才之半,可減作日誦一百五十字,終將積小成大。

好像一日三百字字數不多,但孝經是文言文,而且背誦是以不錯一字為標準。這不是短時間背誦記憶,也就是必須背至爛熟為標準。

對於幾日能背下孝經這個問題,章越雙手一伸,表示毫無壓力,儘管他明白拿從小到大的讀書表現而言,他也隻是中人之資而已。

孝經大約兩千多字,郭林三日內背下,應該算是上才吧。

聽完郭林背誦後,章越就早早睡了。

睡夢之後。

章越又回到了白天的場景,耳邊聽著郭林一字一句的誦書聲,然後自己跟著背誦。

章越不由感歎這與白日讀書不可同日而語,人再如何白天讀書總會分心,受人打擾,風雨雷電,肚子餓,想出恭,就算都沒有這些問題,但讀久了也不免精神或肉體疲倦,但自己卻沒有這些問題。

同時章越還發現夢裡讀書一個極大的好處,那就是不費燈油。

次日醒來章越檢查了下,自己已經將整篇孝經背下了!

郭林用了三日,自己卻隻用了一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