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弟莫要說笑了……相思之苦如何能解……罷了,還請師弟說來聽聽。”
章越點點頭,一臉正色地道:“師兄這就對了,否則我傳此法給你,說了也白說。我也是聽他人說來確實有效。有一讀書人因愛慕一女子,也是求而不得。於是他將決定背誦最難的經義,每念及這女子之時,就背下一頁經義再以筆墨之,等到有朝一日積紙成冊,累冊成書之時,再見這女子就將此書贈之……”
郭林聞言在屋中來回踱步,連連點頭道:“師弟果真博聞廣識,如此贈之既不唐突佳人,也可表達心意,還能不棄所學……此真妙法也,那後來這學子學成抱得美人歸了嗎?”
章越搖了搖頭道:“那學子默到了第二頁時,即已放下了相思之苦。”
郭林聞此呆立半響,尋大怒道:“師弟你又誆我?”
章越捧腹大笑道:“師哥你可真木訥,這半天才想過來。”
“咳,不過說正經的,師兄,到底是相思苦,還是讀書苦?”
郭林歎道:“憑心而言,還是讀書苦些。”
“這就是了,”章越道,“師兄讀書如此之苦都忍得,相思之苦又算得什麼呢?不過師兄若真中意苗三娘,還是要讓她知道才是。”
“說了又能如何?我哪配得上人家……”郭林說到這裡臉上微紅。
“如此才妙啊,”章越擊節讚賞道,“不被拒之門外如何能讓自己死心!”
次日章越從烏溪返鄉。
山間住半年,學成還鄉否?
不論學成學不成?都要回家。君不見每年奔流的春運大軍嗎?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道理是一樣的。
這日章越起了大早,郭學究和師娘給章越塞滿了山貨,還讓村裡的人幫章越挑一段路。
除了山貨,近來傭書一頁三錢半的收入,著實令他富裕許多,身上還有一貫多的餘錢。
臨行師娘將這錢串起,給章越縫在褲腰帶上,告訴他不到家裡不許解下。章越心想如此自己出恭怎麼辦?
清晨山裡升起了霧,半乾涸的青溪也浸在霧中。
正因溪水可涉,故而這次返鄉不必沿溪,而是穿山走一條近路。因為近路雖快了半個時辰但卻陡峭,伴當曾問章越敢不敢走,章越哪受得激,於是就走了近路。
章越與伴當或沿山道,或沿溪邊前行,腳上踏著鵝卵灘,耳邊依稀還可溪澗山泉的流水聲,但尋聲覓去卻不見蹤影。
越走天越亮,章越已出了一身汗且氣喘如牛,饒是年少力健,也不免要坐在山石上歇腳。這時眼前薄霧已是漸漸散去,但見溪水流淌出山,下遊的溪麵仿佛瞬間變得寬廣,遠眺去銀湖瀉波,爭然有聲,方才尋覓不得的水聲,竟就在眼前,而這等美絕的景色也是平日從未曾見過。
章越不由誦起新近剛讀的一篇文章。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誌者不能至也。有誌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這篇文章,章越穿前在課本上讀過,然而穿越後又是從他人那傳抄而得,然而兩次再讀眼界已是不一樣。
欲行遠觀奇者,必有誌與力也,王介甫真不欺我。
沿溪下山,不多遠即已看到縣城輪廓!
走這條路果真快極了。
走到這裡看著城下熙熙攘攘的行人,與寂靜的山間比起來,恍如隔世。
伴當送章越走到這,即不肯進縣城了,章越見請他至家中不得,於是塞了一把錢給他。但此人卻道:“你是學究的弟子,我不可收你的錢。”
說完堅辭而去。
章越望著此人背影,也是感歎世風淳樸至此。
章越挑起行囊轉身向水南新街走去,走至街上,見到不少熟悉鄰裡。
“三郎你可算回來了。”
“三郎這是學成而歸。”
“正是,回來是要考狀元的。”
一陣歡笑聲傳來,鄰裡們依舊揶揄打趣,誰也不信以往那懶散不肯從學,進山以後一下子就認真讀書了。
但這番口吻,這番說辭依舊是那熟悉的味道。
章越想起上一世看的過節回鄉應對親戚盤問攻略,於是立即反問道:“馬嬸,你家三郎成親了嗎?還沒呐,要抓緊嘍!我給你說一個,縣城裡我熟。”
“陳叔,你家老大還尿塌啊?那得治啊!我這裡有個土方子,山裡問來的,回去試試。”
“於婆你還咳嗎?沒事忍一忍就過去。說笑的,我這有給你從山裡抓的草藥,你試一試。”
章越身後傳來一陣陣的長歎,這孩子……真有人情味,比他家二郎強多了。
章越聽了心道,都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不過這恩情,並不需發達之後才還的。
走著走著,章越已到了家門口。
ps:上三江了,明日兩更,同時向大家求求推薦票!求大家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