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越聽到莊學究如此說後笑了笑,直接問道:“哦,那麼莊先生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
莊學究聽章越之言,覺得有些太直白。
但莊學究沒有明說,而是笑道:“三郎,好處先放在一邊不談,我先敢問一句三郎師孟否?”
章越笑了笑,這莊學究還在探自己的底。
當然章越明白自己若不拿出足夠的才學,肯定不足以讓對方相信這本《三字經》真是自己寫的。
章越不由道:“我在三字詩裡說得很清楚了。人之初,性本善也,人生來即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此四端也,自乃吾固有之,可謂善端,當然可謂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一直是儒家傳統,不需多言。
主要是性善,性惡之說。
孔子從未說過性惡和性善,隻是主張人要從小接受很好的教育。
但他的再傳弟子荀子主性惡之說,這成為後來法家的根基,但孟子卻主張性善之說,這也是後來思孟學派,以及理學的根本主張。
除了性善論,章越自己也不是照本宣科的穿越者,比如三字經裡講曆史的‘炎宋興,受周禪,下麵則是‘十八傳,南北混’一直至‘古今史,全在茲’這幾十句都是後人加的,是清末修的。
而南宋原版的隻到‘炎宋興,受周禪’為止,章越自也篩掉了這部分直接接上了‘載治亂,知興衰’。
章越自覺的還是很嚴謹的,故而問題不會很大。
莊學究露出正色,然後道:“受教了,原來三郎真是師孟。”
“不過這‘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是何意?這蘇老泉是誰?我讀了半輩子書,也不知他哪朝之人物啊?”
章越聞言看看左手,又看看右手差點當場給自己兩個嘴巴。
蘇老泉是誰?蘇軾他爹。
蘇洵二十七歲才讀書不假,但他這年才剛剛攜二子進京,受歐陽修的舉薦而揚名京師。
這也就是今年和明年的事,章越居然把他名字寫進三字經裡了?
不嚴謹啊!
但這時候章越也隻能將錯就錯了道:“嗬!先生竟不知蘇老泉?”
莊學究訝異:“還真有這人?”
章越微微笑道:“不知先生《衡論》讀過否?”
“沒讀過啊,那《權書》讀過否?”
“這也讀過,那《幾策》讀過否?”
莊學究看著章越一臉懵逼地搖了搖頭,這連續三問令自己有些孤陋寡聞之感。
你沒讀過我就放心了。我也沒讀過,隻記得書名而已。
章越則滿是遺憾地道:“蘇老泉的文章縱使劉向,賈誼複生也不過如此,這不是我說的,而是歐陽先生所言。”
“京師歐陽公?”
“不錯,蘇老泉之名如今早已傳遍京師了,先生今日才讀到他的文章也已是遲了。不僅是他,依我看來三蘇之名遲早傳遍天下!”
“三蘇?”
章越一副‘你連這都不知道的表情’:“還有他二子,亦是人中龍鳳。”
“受教了,未料到三郎未出縣城一步,竟能識得京師人物……著實……”
章越聞此也隻好笑而不答了。
“是了,三郎以‘大學,論語,中庸,孟子’為四書,不知有何依據,出自何典?”
章越笑道:“不過吾試言矣,四書也稱四子書,大學出自曾子,論語出自孔子,中庸出自子思,孟子出自孟子,故而吾稱其為四子書也。”
莊學究笑道:“這恐怕爭議太大,傳到朝廷去要有人爭論。”
章越則道:“我早說過,此吾一家之言也。
莊學究聞言笑道:“三郎有所不知,漢時‘孝廉試經者拜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本朝亦繼此統,有神童舉!”
“真宗時有子六歲背易經,朝廷賜神童出身。經本朝神童舉,九歲,十歲,十二歲當官之神童可謂不乏其人。”
莊學究笑了笑自感給章越指出一條光明大道。
“三郎能寫出此詩,自是神童毋庸置疑。以我看來,三郎可借三字詩成名,獻上朝廷,朝廷必召汝至京師而後試之,若是得中即可授官。三字詩裡也曾說‘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這劉晏即是神童舉授官的。”
唐朝專門有神童科是常科,限定十歲以下孩童參與,隻要能通一經即可授官,於是常有人高馬大的‘童子’考試及第。
宋朝則改為製科,因天子下詔而設。
製科與常科除了考試時間,考試方式不同,最重要是製科不是常科那樣隻要符合條件的考生都可以考。
要參與製科考試,最重要一點就是必須有人舉薦。
宋朝童子試必須是十五歲以下且‘有州升朝’,也就是由州縣官員推薦至朝廷,最後由天字親自策問。
比如說大才子晏殊就是十四歲神童及第,經神童試授官。
但晏殊罷了,神童試裡最玄幻的要屬蔡伯俙,年僅三歲即考中童子試,被宋真宗當場授官。
蔡伯俙是福清人,宋真宗還賦詩一首‘七閩山水多靈秀,三歲奇童出盛時’。
但神童舉問題也很多,神童的出現,讓很多人‘苦其子弟,次教之五經,爭作神童之風大興’。
父母的拔苗助長,還有謊報年齡,請托揚名等等,令不少人對於神童舉有所反感,故從太宗真宗那崇尚神童的風氣,至仁宗時,特彆是官場上有所衰退。
一般神童科出身的官員,隻是授官,不授正式差遣。說白了就是朝廷給你官員的俸祿,但不給你事情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