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隻是在小興安嶺山脈的一個角落處,但四外全是樹這個事兒倒是肯定的。
隻有到達縣城之後,才勉強算是到了小興安嶺山脈的邊緣地帶。
也就是說,對於興安鄉的人來說,進山是往樹林子的深處走,但對於縣城裡的人來說,去興安鄉就等於是進山了!
而眾所周知的是,在茂密的樹林子裡,老鷹或者說是所有的中大型鳥類,都會麵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飛行會受到樹木的乾擾。
這就導致鷹獵這個事情,會變得十分勉強。
而養老鷹的那些人,也多是那些真正的炮手,主要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鷹獵,而是為了尋找獵物。
畢竟在找獵物這方麵,老鷹是在天上飛著往地下看,而獵狗是靠鼻子聞,所以老鷹找尋獵物的速度和效率,可比獵狗厲害多了。
準確的來講,兩者之間的差距,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可是老鷹雖然在找獵物這塊兒非常牛逼,但要知道的是,捉老鷹可就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兒了。
因為成年的老鷹即使捉來了也基本沒用,它的心智已經成熟且定性了,想要強行改變訓練的話,難度之大,基本都是讓人望而止步!
十有八九的結局都是:“人沒了,鷹還在!”
所以,要麼是像馮成民那樣,直接養老鷹崽子,要麼就是必須要那種剛出窩會飛,並且會自己打食了的半大老鷹,隻有這樣的老鷹才能訓練出來。
奈何,捉到合適的老鷹雖然很難,卻還隻是第一步,熬鷹才是更為困難,同時也是一件讓人極為痛苦的事兒呢!
連續幾天幾夜的不睡覺,當然也不讓老鷹睡覺,就那麼跟老鷹乾熬,大眼瞪小眼的互瞅。
那是特麼的既熬精神又熬心血,並且熬鷹期間還啥也不能乾,啥都乾不了,所以隻需稍微思考就能知道,熬鷹的時候得有多麼的無聊。
可以說非大毅力者,絕對乾不了熬鷹這活兒。
冒著十次能成功一次的風險,也就是人和老鷹都還活著,誰都沒死的情況下,終於把老鷹熬老實了,也就是老鷹徹底屈服了之後,卻還有最後一步,那就是訓鷹!
要知道訓練獵狗已經夠繁瑣也
夠麻煩的了,可訓練老鷹卻是一件更繁瑣更麻煩的事兒。
養幼鳥,是賦予它野性,熬半大鷹,卻是洗去折磨掉它的野性,讓它聽話。
反複數次的折磨,隻有聽指令,才能給水喝,隻有聽指令,才能給肉吃,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周而複始,反反複複,直到指哪打哪,才算徹底成功,而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才行。
綜上所述,想要養明白一隻老鷹有多麻煩,又有多麼的耗費精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靠山屯的獵人,乃至整個興安鄉養老鷹的獵人,數量都是相當少的。
聽到王大柱的話,王安非常得意的說道: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還擱那個姓馬的人手裡,整了一個完整的養鷹法子呢,你看,就是這個。”
說著話,王安便將那塊綢緞布給掏了出來,並向王大柱顯擺了起來。
王大柱一看綢緞布上的內容,頓時眼睛都眯了起來,看了一會兒才點頭說道:
“不錯不錯,這玩意兒是正經挺好,要是按著這個法子養老鷹,還真是簡單不少。”
王安聞言笑道:
“我琢磨多養幾隻,最好是整一隻金雕,完了一年還能抓兩隻懸羊吃。”
王大柱一聽金雕倆字,瞬間停下了腳步,然後說道:
“我還真知道一個金雕窩。”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