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笑過之後,王大柱那緊張的情緒,明顯的緩解了不少。
再看著王安那一副非常淡定的樣子,王大柱的臉上,突然變得滿是欣慰。
王大柱突然發現,自己這個大兒子,是真的長大了,能撐事兒了。
爺倆兒笑過之後,王安笑著說道:
“爹你可彆老琢磨這事兒了,那地可是一包就是70年,咱們就是簡簡單單的種點蘋果樹啥的,種完了都甭管,你琢磨琢磨,光賣蘋果一年得賣多少錢?”
王大柱一聽這話,眼前瞬間一亮。
王安又趁熱打鐵的說道:
“再說了,你剛才不是還說忙不過來就把地轉包出去麼,咋這一會兒工夫,又變卦了咋的?”
王大柱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
“我這不是擔心那些地包到手了再包不出去,完了咱們自己還忙不過來,要是那樣一整,咱家這老些錢不就白花了嘛?”
王大柱的擔心,其實也是不無道理的,畢竟這個年代不管乾啥,都得純靠人工,至於“機械化管理”這5個字,暫時還處在萌芽之中,短時間肯定是不可能的。
而要是靠人工改造一兩千畝土地的話,那著實就像是在開玩笑一樣。
話說到這裡,王安突然說道:
“對了爹,我琢磨買個鏈軌車,再買個四輪子或者手扶拖拉機啥的,你說要是有了這些大家夥事兒,那不管多少地,是不是就都不叫個事兒了?”
王大柱一聽鏈軌車和手扶拖拉機,眼睛明顯就更亮了,滿是希冀的問王安道:
“那玩意兒能買著了嗎?我看縣城裡那農機站,就有點柴油抽水機和鍘草機啥的,也沒有四輪子,手扶拖拉機啥的呀。”
這年代的四輪車或者手扶拖拉機,那完全就是供不應求的狀態,還沒等生產出來,名額基本就被各單位或集體瓜分完了。
所以個人想買的話,除了托關係找人,靠自己的話根本就買不到,再說能買得起拖拉機的人,也著實是相當少見的。
不過這個問題,在王安這兒來說完全是不存在的,因為在王安看來,武冬和張舒雅等人,要是連買個四輪車或手扶拖拉機的渠道都沒有的話,那他們這些二代的能力,可就十分值得質疑了。
聽到王大柱的問話,王安笑嗬嗬的說道:
“不在縣裡的農機站買,讓我張姐和武哥他們去冰城研究研究,他們一天天人五人六的,買個拖拉機咋也不叫個事兒。”
王大柱沉吟了片刻,有點躊躇著說道:
“要是行的話,讓他們幫忙買兩台吧,咱家到時候那老些地,我角著一台都不夠。”
王安看老爹此時的樣子,多少有點想笑的感覺。
主要是那些荒山和荒地,此時還八字沒一撇呢,可王大柱說起那些地,就好像現在都已經是自己家的了一樣。
不得不說,從王大柱的表現就不難看出,華夏農民對土地的喜愛,究竟得有多深。
王安笑嗬嗬的回答道:
“嗯呢,行啊,咱們先撒網吧,一會兒魚跑沒了,窩子白打了”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