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片刻,楊景便將體內的三層五符經修為儘數化去,加在了鐵頭的五符經上。
【五符經:爐火純青(5%)】
他臉色一黑,他沒有想到三層修為隻能加這麼一點。
萬丈高樓平地起,在擁有了爐火純青級彆的五符經之後,他便發覺摸索著修煉的五符經疏漏不少,法力駁雜,與其儘力彌補不如從頭再來。
失去了一身的法力,楊景感覺一陣虛弱,他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凝神存息,準備重新在丹田之內凝聚五行靈符。
這五道五行靈符對於五符經的修行者來說至關重要,是一身修行的根基。前身凝聚的五行靈符便因為貪圖進境而疏漏不少,修行出來的法力便會有不夠精純,無法如臂使指的隱患,根基薄弱,築基的時候會吃大虧。
五行靈符,是自身的靈根與靈識凝聚而成,為五符經修士煉化靈氣,轉化為法力的樞紐。
楊景的意識沉入丹田之中,觀想構建靈符。尋常修士這一步至少要失敗數十次,才能順順利利的構建五行靈符。前身就是因為在這一步上省了事,法力精進困難。
即便對於五符經的掌握爐火純青,他依舊沒有大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在丹田之中構建了五道靈符。
等到五道靈符在丹田之中成型,楊景才鬆了口氣,抬頭看時,已經是漫天繁星。
嘗試著引氣入體,外界的靈氣被引入丹田之中,操縱著五道靈符一轉,便將靈氣之中的五行靈氣攝出,轉化為法力,其他雜糅的靈氣則被排出體外。
楊景發現煉化靈氣的速度比起先前足足快了一倍多,且修煉出來的法力精純,粗略估算,施展相同的法術威能至少要再高上五層。
尋常的練氣中期修士估計都擋不住他一發金光劍氣咒。
因為金行靈根要好於其他靈根,轉化的法力更多,若是長久以往,積少成多,便會五行失衡,走火入魔。不過此時的楊景已經明悟了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自然不會受困於此。
五道靈符化作一道五行輪,將五行法力混合為一,化為五行法力。
隻要在丹田之中觀想構建出這道五行輪,五符經在練氣期便不存在瓶頸了,隻剩下煉化靈氣的水磨功夫。
大約七成的五符經修士,甚至要築基之後才能在丹田之中構建出五行輪。
五行輪一成,楊景煉化靈氣的速度又快了三成,五行法力在他的操縱之下,如臂使指。
五符書有一大特性,便是觀想出五行輪之後,即便是最差的靈根,速度也堪比中品靈根,楊景的靈根不算太差,更隻是稍差於上品靈根。楊景之所以選擇這門功法,正是因為這個特性。
以他五行靈根隻有金靈根達到中品的資質,修行五符書能讓他走的更快更遠,令資質不再成為負累。
滾滾靈氣被煉化為了法力,直到周身的經脈有些不堪重負,楊景才停止了修煉。
他的丹田之中,絲絲縷縷的五行法力如五色雲霧一般流轉於五行輪之間,不斷相生相克,自行煉化的更加精純。
取出一枚黃芽丹服下,溫養經脈,楊景取出了之前得來的玄水罡煞與赤火罡煞。
在構建出五行輪之後,築基的法力關便算過了。但如果想要在築基時鑄就更加深厚的根基,可以日夜以丹田之中的五行輪淬煉法力,積蓄更多的法力。
如果想要將法力積蓄到練氣期的極限,大約需要二百五十年左右。以練氣期修士有限的壽元,根本無法做到。
但在一些玩家不怕死的各種嘗試下,摸索出了一種達到練氣期法力極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