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戶籍。
這是人族先聖倉頡所著,並非兩卷書籍,而是地圖樣式的傳承至寶。
待到戶籍與地籍取來,帝辛讓杜元銑施法,將西岐的戶頭顯化出來。
隨著杜元銑以人族氣運為基,施法於戶籍、地籍之上,頓時那書畫高山流水的地圖飛起,將西岐的地域和人口顯現了出來。
就好似立體投影一般,呈現出了一切。
地勢山脈,人口多稀,完全呈現在了眾人的眼中。
當看到西岐的地勢,以及開墾的耕田麵積,滿朝文武都是露出了不可置信之色。
倒不是因為耕田太多。
恰恰相反,耕田太少了,最主要的這些耕田之中,望天田竟然占據了五成。
在周天毛神受人族統禦之下的時代,望天田不應該這麼多,比如東伯侯薑桓楚的封地,望天田不足一成。
大部分都是灌溉田和水澆田。
再看西岐的人口……
“混賬,好一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姬昌,這就是你治下的西岐?”
王叔比乾滿臉怒容,淩厲的目光看向西伯侯姬昌,顫抖的手指著戶籍。
“一戶分不到十二畝田,你是想要餓死百姓嗎?”
西岐的一戶平均是十一口人,也就是說,論人頭來算的話,一個人隻有一畝地。
在帝辛登基之後,就頒布了王令,一戶要分到百畝耕田,其中的灌溉田不得低於八十畝。
最重要的是,十二畝地的產量根本不夠十一個人正常一年吃喝的啊!
吃都吃不飽,哪還會丟東西?
所謂的路不拾遺,就是一句空話。
夜不閉戶,家中無存糧,耗子都得含著淚搬家,鎖上門防什麼?
關鍵這個民情,家中有沒有門都是一說。
“集整個西部的資源滋養西岐,姬昌,你這是打算將邠州和秦州的百姓都餓死嗎?”
老丞相商容指著姬昌大罵道:“你枉為人子。”
“九年前,我曾隨父去過西岐,看到西岐繁榮一片,我信了世人傳言,也信你是當世聖人。”
武成王黃飛虎怒視姬昌:“不曾想,西岐繁榮的代價卻是在喝邠州和秦州百姓的血,那可都是你的子民,你怎麼能如此喪儘天良,可為人乎!”
大殿之上,群臣看到地籍和戶籍上的一切,都知道了西岐繁榮的代價是什麼。
根本就不將邠州和秦州的百姓當人看啊!
那些收過西岐財物的臣子更是滿臉的羞愧,他們都以為西岐繁榮,就是整個西部的繁榮。
故而收禮之時,也隻是認為些許財物,不傷西岐根基。
卻不成想,收的那些財物每一件都是用邠州和秦州百姓的血做成的。
“大王,臣有罪,先王年間,臣收受西岐財物,為西岐爭取每年四百車糧食的補給,臣該死!”
“臣該死。”
“臣也是被西岐的繁榮假象所迷惑,故而才幫助姬昌的。”
“臣有罪,請大王賜死!”
“……”
片刻間,龍德殿之上半數官員跪下請罪,將得了西岐財物之後,為西岐所做之事都說了出來。
這個時候,他們又豈會不知道姬昌送出的財物是什麼換來的?
都是朝歌送出的補給,被姬昌又換成了財物,然後送到了他們這些朝歌官員的手中。
看到這些臣子一個個的自己跳了出來,帝辛心中鬆了一口氣,雖然他準備秋後算賬。
可畢竟牽扯的臣子太多了。
總不能都賜死啊!
同時,帝辛也感到了西伯侯姬昌的可怕,不知不覺間,姬昌竟然滲透了朝歌近半數官員。
難怪自己在朝歌隨處可聽到西岐周聖人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