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姑姑又何嘗不是呢?
她握了握沈初宜的手:“好孩子。”
彆看年姑姑麵容消瘦又刻薄,可她人是極好的,尤其是西寺庫這些宮人們,她從不叫旁人欺辱。
沈初宜同她簡單說了兩句,回頭看了一眼合上的門扉,低聲道:“姑姑,我總覺得,她給那位用了不同尋常的藥。”
年姑姑神情一凜。
“那位是如何模樣?”
沈初宜已經把事情都思索清晰,此刻不用回憶,直接就能娓娓道來。
“神情有些恍惚,對答上也很遲緩,但依我所見,說的應該都是心裡話。”
“溫和,親切,比白日時似換了個人。”
頓了頓,沈初宜繼續道:“第一次……刻香燒了半個時辰餘一刻,第二次隻燒了半個時辰,那位便入睡了。”
沈初宜很細心,把能講的都說了。
年姑姑認真聽著,不用紙筆去記,隻道:“我知道了,我會暗中探查。”
年姑姑說著,問:“你今日還有多少時間?”
沈初宜便說:“還有兩刻左右。”
“好,”年姑姑便問,“你以為,耿貴嬪落水一事是誰人所為?”
沈初宜微微一愣。
她不知年姑姑為何要問這個問題,隻道:“慎刑司已經給了答案。”
沈初宜知道年姑姑並非胡言亂語之人,她問的問題都有她的深意,因此便道:“但我以為,那位宮人怕隻是動手之人。”
“可背後之人是誰,我也猜不到。”
沈初宜苦笑著說。
年姑姑滿意地點點頭,然後才慢慢說了自己的見解。
聰明的人,大抵都是相似的。
年姑姑的論點同麗嬪大約相同,不過她在宮中更久,對於那幾位娘娘,也更熟悉。
最後年姑姑道:“當今莊懿太後,做皇後時就公正溫和,宮中上下都對她服服貼貼,先帝也很敬佩這位發妻,非常尊重她。”
“隻可惜莊懿太後身體不好,一直沒能誕育皇嗣,先帝一直都很遺憾。”
這故事宮裡人都知曉。
“而恭睿太後,因出身陳留王氏,早年入宮時就被封為昭儀,後來生育陛下後被封為惠嬪。”
年姑姑聲音壓得很低。
“她為人親切,對宮中宮人都很和氣,後來又生了三公主,被封為貴嬪。”
先帝登基二十載,身邊的宮妃自然不少。
但這位恭睿太後能接連誕育皇嗣,說明她恩寵一直不斷,雖沒有皇貴太妃和貴太妃那樣得寵,可因為有一雙兒女,宮裡人都不敢小瞧她。
當今陛下行三,上麵有兩個哥哥,他年少時聰慧並不顯著,隻那俊秀的容貌頗為引人注目。
“陛下的年紀要比前頭兩位皇子小了五六歲,他去禦書房讀書時,兩位皇子都已經十歲上了,他是沒有任何可以競爭的機會的。”
前朝的這一場奪嫡,現在想起來依舊驚心動魄。
年姑姑知道時間有限,便長話短說。
“後來兩位皇子長成,恭睿太後也被封為淑妃,那時候她已經少了恩寵,陛下過宮看望,不過是坐下吃茶說話,一起說一說孩子的事情。”
年姑姑入宮之後在宮妃宮中輪換侍奉了十年,後來她侍奉的宮妃早亡,她便回到尚宮局,一直陪伴在程雪寒身邊。
即便不入後宮,對於後宮事也了如指掌。
“兩位年長的皇子年紀相仿,母妃也同樣受寵,兩人鬥得你死我活,最後兩敗俱傷。”
“這期間,當今陛下硬是沒有被牽連進去,片葉不沾身。”
“你要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年姑姑感歎道:“而且,當時的淑妃娘娘同皇後娘娘關係很好,每日都陪伴讀書賞花,皇後娘娘對當今陛下自然也多了一分喜愛。”
如此說來,陛下能榮登大寶,有諸多事由加成。
“在先帝重病時,大皇子寧王殿下傷了腿,成了坡腳,二皇子因貪墨救災銀下獄,隻有三皇子俊秀聰慧,孝順懂事,自然便封其為太子了。”
封為太子之後,就要安排太後的事情。
今日這個結果,應當是所有人一致的默許。
年姑姑說的很快,三言兩語就把前朝二十年光陰都說儘,然後才看向沈初宜,道:“我說這麼多,就是要告訴你,這宮裡的人心和關係都是最複雜的。”
“除了那些出身各個家族的宮妃們,還有太後娘娘們,除此之外,甚至還有太妃娘娘們。”
“你需要慎之又慎,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到康莊大道上。”
沈初宜知道,這是年姑姑在教導她。
思索一件事,不能隻看如今的後宮,太妃、嬪妃、文臣、武將,整個長信宮人來人往,人人皆有私心。
她站起身來,恭恭敬敬跪了下去。
“姑姑,我入宮之前不過隻是個鄉野少女,萬事不懂,入宮之後,全賴姑姑照拂。”
“我知道,這些人情世故,這些關係背景,世家大族自有人教導,娘娘們不費吹灰之力就有人為其效勞。”
“但我什麼都沒有,如今性命還被彆人輕巧捏在手裡。”
“姑姑教導的這些,旁人絕不會教我,若我自己跌跌撞撞,隻有死路一條。”
“謝姑姑慈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