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家人吃過早餐,老爸付完錢跟老媽抱怨京城的物價,還有點心疼這麼點東西竟然這麼貴。在老家這些錢都可以買二十斤大米了。
牽著兩個小家夥聽到老爸老媽的竊竊私語。哎!看來我的任務還任重而道遠啊,還需要一段時間讓老爸老媽習慣京城的生活和物價,不能用農村的習慣來看待大城市的生活方式啊!
順著大路慢悠悠的尋找公交站。
這不剛剛找到就遇到了第一個問題。由於首都此時繁榮複雜的公交路線,讓我們一家一時之間不知道該選擇那輛公交車了。
“這麼多條公交路線?大哥大哥我們要做哪一輛車啊?”
小樂站在公交路線圖前不解的繞著腦袋問道。一旁的爸媽和妹妹聞言也是看向了我。
我下意思的揉了揉下巴。然後右手握拳左手成掌用力一擊。
“不用考慮那麼多,反正我們也沒有什麼目的地。隻是要四處逛逛看看。那我們就隨便選一輛公交車吧!反正帶的錢多要是最後迷路了我們還可以打車回來。”
“就這麼決定了”
老爸老媽沒有說什麼。
“好哎,好哎,可以坐車了!”小露最先歡呼起來。
嘁………
不久就有一輛公交車到來,
由於一家人沒有目的地,隨意的上車下車。遇到公園要去看看。遇到小巷要去看看。遇到高樓大廈也要去看看。還好帶的零錢夠用。
就這麼玩了幾天,京城對我們而言慢慢有了一點熟悉感。
就是每次吃完早餐老爸老媽還是會抱怨物價貴,但是老爸再也沒有讓老媽做早餐的意思了。
這期間遇到了許許多多的人,有熱心幫助的也有冷嘲熱諷的,真的是人生百態,眾生萬象。
這一天不知道轉了幾趟車,最終我們來到了京城的地標建築-故宮。
”哇.........“”哇.........“隨著兩個家夥的驚訝聲,故宮也映入眼簾。
雖然是著名的旅遊景點,但也沒有向後世有那麽多的要求。此時的管理還是比較寬鬆的,更貼心的是還有故宮安排的漂亮的解說員小姐姐在熱心的介紹著故宮的曆史與建築。
故宮又叫紫禁城,是世界五大宮之首,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麵積約有725000平方米,相當於900個大操場那麼大。
進了故宮的正門--午門,一個大廣場呈現在我們眼前。廣場上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橋下有一條金水河,形似玉帶,漂亮極了。站在廣場上,抬頭一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聳立在眼前,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就是太和殿。太和殿內雕鏤金漆的寶座,坐落在正中的須彌坐式楠木平台上,寶座周圍是六根瀝粉蟠龍金柱,氣勢磅礴。寶座上方的天花中央是巨大的蟠龍藻井。
出了太和殿,繞過中和殿和保和殿,就是乾清宮。乾清宮在明代和清代前期是皇帝的寢宮。皇帝在乾清宮處理政務,召見臣工,接見外國使臣及內廷受賀和舉行家宴。從乾清宮出來,繞過交泰殿和坤寧宮,就是禦花園。進了禦花園,就會看到一座亭子。蔥鬱的樹叢映襯著紅色的牆壁和金黃的琉璃瓦,那就是千秋亭,千秋亭旁邊是堆秀山,堆秀山是一座石頭砌成的假山,四處是碧綠的樹木,美麗極了。
關於故宮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古代有一個人叫劉伯溫。有一天,他對皇帝說:“陛下,臣昨晚做了個夢,夢見玉帝召見臣,說皇上住的宮殿必須要有三十六金剛及七十二地煞看守,否則會有災難。說完騰雲而去,臣就嚇醒了。”皇帝聽了,命令劉伯溫去造一座宮殿,就叫紫禁城,要有三十六金剛及七十二地煞把守。老百姓聞之此事後,都等著看劉伯溫怎麼造有三十六金剛及七十二地煞把守的宮殿。過了十個月,宮殿造好了,皇帝看到宮裡金光閃閃,好像是三十六金剛及七十二地煞在把守,高興極了,獎賞了劉伯溫,再晉升三級。後來人們才發現那些“三十六金剛”隻不過是黃金,“七十二地煞”隻不過是七十二口大缸。
還沒看完故宮的三分之一,天就已經要黑了,這一路走來跟著小姐姐兩個小家夥眼睛都不夠用了,看到雕龍的柱子想摸摸,看到盛水的大缸想進去看看裡麵有沒有寶貝,聽到這麼童真的話語給一起參觀的人和解說小姐姐都逗笑了。當時要不是人太多老爸老媽估計就要揍這兩個天真的家夥了。
還好兩個小家夥精力有限後來走不動了,老爸老媽一人抱一個,才沒有接著鬨出笑話來。
聽著故宮循環播放清場的廣播,爸媽背著已經睡著的兩個小家夥跟隨大部隊一起出來。
才發覺日已夕,天已晚要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