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錯了。”袁紹說:“求援於外,正可震懾京師,大將軍怕不敢輕舉妄動。”
“那本初認為誰可結交?”董重心有所動。
“並州牧台鄉侯董卓,經略隴西,深得隴西各族擁戴,其自知常年駐軍在外,京師無有援手,怕一朝朝廷有人進饞,性命不保,翹首盼望結交京師,又是將軍同姓,可結交之。”袁紹唯恐天下不亂:“將軍可派一心腹持密信前往隴西,董卓定會喜不自勝、欣然同意。”
“就依本初。”董重眉頭舒展。
董卓自領兵征討羌胡、鎮壓黃巾軍以來,因戰功顯赫,受到朝廷多次重用,不斷升遷,尤其是擊敗韓遂等人的進攻後,他的勢力日趨壯大,形成了一支以涼州人為主體、兼雜胡人和漢人的混合軍隊。朝廷雖然對董卓加以抑製,但羽翼日趨豐滿的董卓自恃戰功與威望,越來越變得野心勃勃,目中無人。屯兵河東以後,整個隴西便成了董卓的勢力範圍,他不僅掌握強大的武裝力量,是地方軍閥豪強,而且還是朝廷命官、邊陲重臣。憑借強大的實力,極度膨脹的野心促使董卓開始著手設計問鼎中央政權的具體步驟。
靈帝劉宏在嘉德宮駕崩,劉辯繼位,袁隗、何進、董重輔政,皇權更加衰微。宦官、外戚為了取得控製皇權的特殊權力,鬥爭日趨激烈,世家坐山觀虎頭,三方相互排擠,殊死鬥爭。
深知朝廷派係之爭的董卓得知靈帝駕崩的消息後,心中竊喜,他密切注視朝廷各派動向,隨時準備相應措施,見機行事。
現在得到董重的密信,當然喜不自勝,知道機會來了,當即派女婿李儒攜重金入京。
李儒進京後,直接住進董府,並帶來董卓的親筆信,信中除向董重表達忠心之外,並請求認董重為乾爹,為籠絡董卓,董重當即回信認下了這個乾兒子,並要求董卓秘密帶兵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