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新晚報的記者,想采訪采訪你們店,請你們說說關於洛川古玩界在全國古玩界的地位和重要性,還有最近兩年古玩的銷售情況和藏友們鐘愛古玩的類彆……關於本行業的前景和一些展望……”
記者正在侃侃而談,說的一堆空泛的話讓董慶聽著膩歪,乾啥呀這是?你就是個小報記者,整這一套?難道還想在他們報紙上模仿一回新聞聯播嗎?
他伸手製止,示意那記者彆再說了:“我們這就是個小小的店鋪,你剛才說的那些問題太大了,我這樣的小人物答不出來。不如你去找文物局或者市博的領導談談,哪怕是大型店鋪也行啊。這些問題問我不合適,抱歉。”
新晚報?董慶知道這報紙,銷量不算大,上邊有一整版的廣告,董慶覺得要是來的人是省報或者市裡的權威報紙,他或者能配合一下,最起碼那些報紙發出來的新聞不至於把他說的話過分扭曲了吧。
可微小型報紙不一樣,為了提高銷量,報紙上的內容沒法保證的。誇大歪曲事實,斷章取義帶節奏……這些都是常規操作。要是真接受他們采訪了,等到采訪內容一登上去,可能就跟他們說的意思完全是兩個樣了。
如果在董慶心裡給那些沒節操的人排序的話,沒有職業道德的記者就算一種。有的記者可以冒著生命危險深入戰區載入或者煤礦去獲取第一手資料,可一樣米養百樣人,這個記者董慶印象就不好。
那記者還要說話,葉小池告訴他:“我們老板不在,不接受采訪。不好意思,今天有點忙。”說著,葉小池指了指店裡等待的幾位顧客,示意那記者他們這邊還有事要做。
葉小池之所以這麼做,是想起來前幾天來退貨的女人說過,如果不給她退,她就會聯係她的朋友過來采訪采訪。現在這個人雖然沒說他跟那女人有什麼關係但是,誰知道呢?
反正這件事不夠保險。他們這行聲譽重要,如果說,真的想通過采訪來提高今古齋的知名度的話,也是要選擇權威性報紙來合作的,小報缺乏說服力。
那記者竟沒有糾纏,轉身就走了。
就這麼又過了兩天,鑒定會第二天上午九點就要開始了,左煜誠這邊已經安排好了讓董慶在店裡守著,他帶著葉小池一起過去,然後由洪哥把葉小池帶進去。
鑒定會有規定,每個接到請柬的嘉賓可以帶一個晚輩或者朋友過去開開眼界。左煜誠是跟著他三叔左佑真去,他自己並沒有收到請柬。
“前兩天有人來采訪了?”左煜誠從外邊回來,手裡拿著一份報紙,進來之後,把那報紙第三版朝上放到櫃台上給葉小池和董慶看。
采訪?報紙?兩個人不約而同地想起來前兩天來的那個記者。明明沒有接受采訪,硬是編出來一份采訪稿。葉小池倒要看看這個人是怎麼編的,明明他們什麼都沒說,那個記者卻能洋洋灑灑寫出一篇長達數千字的報道來。
粗大的標題第一時間跳到葉小池的眼前,很是能挑動人的情緒,《古玩圈究竟暗藏何種乾坤?今古齋斷然拒絕采訪又為哪般?》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