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大結局(1 / 2)

在世紀末的春天,兩艘遠洋打撈船出現在南海附近的公海。打撈船邊還有荷槍實彈的武裝人員伴隨。一對青年男女跟一群人站在前邊那艘船的船頭。海風帶來鹹濕的氣息,把這些人的衣襟吹起來,一陣海鳥的叫聲中,一位穿著白色製服的中年漢子指著前方說道:”各位專家,再往前行大約十海裡,就能到預定的地點了。“

這些人便是徐教授一行,左煜誠和葉小池作為民間參與者,也過來參加這次打撈行動。海下的情況,已經派潛水員探明了,確實如他們所料那般,海底躺著一艘明代的商船。那艘船應該是在明宣德年間由當時的一個大商人派出去到海外做貿易的。隻是途中遇到風浪,導致了沉船。

這些信息之所以能留下並且被人記載下來,是因為這艘船是船隊中的一艘,其他的船隻在那次大風浪中雖然也有損傷,也有人員傷亡,可船和船上的貨物到底是保住了,也能有人把這件事記下來,到後來被記載到大商人所在地區的縣誌裡。

這一件信息是徐教授他們這些人找到的一係列線索中的一個,其中很多個地方經探測一無所獲,一晃五年過去了,左煜誠和葉小池的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他們終於找到了一處埋藏著大沉船的地方。

這時船長正舉著望遠鏡向前方看去,遠處天空中海鳥不時在低空中掠過。在他們這艘打撈船的兩側,還有官方派來的武裝人士護航,誨下有沉船的消息他們雖然儘力地捂著,但蛛絲馬跡仍然逃不過有心人的眼睛,這艘般剛進了公海,遠處便能影影綽綽地看到有船出沒。

若不是他們武裝力量護衛著,就算真的從海裡撈出來寶物,他們也不一定能保得住。那些人既然敢來,船上就會有武器存在。徐教授在旁邊見船長放下望遠鏡,問道:”沒事吧?“

船長搖頭:”沒什麼事兒,我們這些人都不是吃素的,何況還有劉團的人在外圍護衛著。“

說完安全的事兒,船長問徐教授:”聽說你們找這些沉船找了好幾年了,到現在也沒找到過大的,也挺不容易的。“

”是好幾年了,從94年新年都沒在家過,從到時候開始的,一轉眼99年了,時間過得好快啊!這幾年倒也打撈過幾次,不過收獲都不大。最近這次不出意外的話,收獲應該不會比93年撈起沉船的辛普森那次的收獲小。不過這隻是預測,具體能不能平安撈上來,還不好說。“

船長聽了,道:”從技術上來說應該是沒問題的,這已經不是第一回打撈了,不過以前打撈的不是古代沉船和瓷器罷了。要想讓那些船裡的瓷器完好無損撈上來的話,難度還要大一點。不過成功率相對來說還是挺高的。“船長也不能保證,任何事都有萬一,何況這次行動還是在海上。雖然他們事先選了個好天氣,並且有天氣預報。可突發狀況並非不可能存在。

沒過多久,船就到了預定的海域,船長開始有條不紊地下命令。數位潛水員穿好潛水服,戴上氧氣麵罩和氧氣瓶穿上腳蹼,先後跳入海中。

對於打撈的具體方法,葉小池雖然沒什麼研究,可也知道船長他們這是想要在沉船底拴上鋼纜,然後用起重設備吊出來。作為輔助方法,他們還會在水下往一些氣筒裡充氣,那些氣筒會被連接到沉船上,產生巨大的浮力,使打撈工作更容易些。

光是這些前期的準備工作就做了一天一夜。葉小池聽到那些潛水員上船來休息的時候說道:”這艘船可真夠大的,裡邊的盤子碟子還有碗一堆堆的,根本就數不過來……“當然他們也提到了船上的必骨,還有鏽蝕的金屬器。那艘沉船上裝的貨物雖然是以瓷器為主,畢竟那時候我國的瓷器在海外特彆受歡迎,不然國家的英文名也就不會跟英文單詞相同了。在當時的外國人眼裡,我國是個盛產瓷器的地方,不過那沉船裡也不隻有瓷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