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小嵐從容回答:“我家老祖宗本來姓吳,給建文皇帝的大臣景清當管家”
“靖難之役,永樂皇帝殺了景清一家,老祖宗亦陪同景清一道去了閻王府。”
“我祖父祖母帶著我爸爸媽媽被流放到塞北荒漠苦寒之地。”
“在那裡,年邁的祖父祖母忍受不了寒苦凍餓,一年就死了。”
“正統皇帝赦免了靖難遺孤,我母親回到京城後就生下了我這個丫頭。”
“為了紀念忠臣景清,為我取名為景小嵐。”
“可是在京城裡,雖然說我們得到了赦免,可還是處處遭人鄙視,連作苦工都受到限製。”
“所以我們搬遷到了江浙,我們改姓埋名,我就回複本姓,成了吳巧兒。”
“在這裡,比在京城好多了,沒有人歧視我們了。”
“後來我又被崬鏢局的夫人收為丫鬟。”
“崬鏢局和夫人也理解同情我的出身,沒有歧視我,視我如同自己的兒女。”
“這次鏢局派我想方設法潛入匪巢,終於替朝廷偵探出埋藏得很深很深的匪首。”
“發現了一個地方主管官員居然是個大土匪頭目。”
“我說的句句是實,敬請大人明斷。”
說到自己的身世,無限悲楚湧上心頭,唏噓不已。
在場的官兵義軍,個個都為之傷感。
吳友恒不動聲色,扭頭緩緩地問崬鏢局:“景小嵐說的,都是真的嗎?”
崬鏢局站起身,對吳友恒一拱手。
“回稟將軍,景小嵐說的句句是真,沒有半句虛假。”
“我對景大臣是深感敬佩的。所以對他家的下人,當然不會歧視,我夫人也把景小嵐視同己出。”
“隻是她以後到底稱為景小嵐還是吳巧兒,就憑將軍您的裁斷了。”
吳友恒緩緩地斷道:“在場的人都聽清楚了。這一家人為紀念景清,讓女娃兒成了景家後裔。”
“當今聖上早就說方孝孺黃子澄景清等等都是忠臣。”
“所以本將軍必須遵從聖意,不敢違背。我今天就斷定,吳巧兒以後就稱為景小嵐了。
“大家看到,一個受儘了折磨的靖難遺孤之後,這樣為國儘忠,為了國事,可以舍棄生命,修改麵容,忍辱負重。”
“這樣的人,不是國家的忠良還是什麼呀。”
聽了吳將軍的裁斷,大家不約而同地起立,報以熱烈的掌聲。
吳將軍繼而又問景大嵐:“那麼景大嵐真的是你的弟弟還是你的妹妹?”
大嵐恭恭敬敬地回答道:“這個問題,我隻能這樣回稟將軍,景大嵐和景家無關。但是她是鏢局的人,我身為鏢局的成員,不敢亂說亂道。我隻能說到這裡了,敬請將軍原諒。”
可吳將軍不願含混了事,他直接訊問景大嵐,要他說自己的真實情況。
景大嵐就說:“我是個男人,剛才知府不是說了嗎。我粗喉嚨大嗓門,喉結突出,他是知府大人,我隻得認了。”
“但是紅衣穩婆又說我是個黃花閨女。她要我躺在床上檢驗了的。那麼我也隻好認了。”
“小嵐姐姐說我是鏢局的人,一點也不錯了,我都承認了。”
“將軍,不知道我說的算不算數。”
吳友恒麵露不悅之色,他有點慍怒地說:“我要的是你的真實身世,你遠不及小嵐那樣爽直,這又是為什麼呀,是害怕我會不公平嗎?”
“我的身世暫時需要保密,敬請大人成全。”說著,她居然雙膝一彎,就地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