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因為戰爭造成的創傷清理完畢之後,死去的眾多英靈得以慰藉。雖然梁川想把史常威造反的事情也告之夏竦,可是憑梁川估計,夏竦早就知道了這回事,耶律重光事後也有提起過這回事,說明夏竦分明就是想掩蓋事實的真相,自己再去揭底就沒意思了。
對於這些配軍梁川自然也是恨之入骨,城牆還有一部分沒有修繕完成,這任就完全落到了這些配軍身上,打仗是不指望他們了,陣前倒戈的教訓曆曆在目,原來讓他們乾嘛現在還乾嘛,不指望靠這些人了。
不僅是梁川,現在城中大部分都是關中子弟,連守城的士兵也大部分是關中來的漢子,他們多少都是鄉鄰的關係,同一個州裡出來的都算是老鄉,老鄉私底下說著這些配軍的醜事,一傳十傳百,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朋友親人在這戰鬥中死去,現在儘人看著這些配軍滿眼全是恨,恨不能生吞活剝了這些人間敗類。
為了防範再次發生這些人再次反水,梁川改良了一下隊伍的結構,每一伍十個人,伍長必定是這些關中子弟兵,配軍伍長的資格全部取消,嚴格落實點卯製度,隻要半天隊伍中的人不歸隊,立即報告,嚴防有逃兵現象,伍長不處罰,但是全隊的配軍斬立決!
所有的配軍都被安置在關中子弟兵的嚴密監視之下!
修完城牆之後就是挖水,上次水源被斷的教訓太慘烈,定川寨所有的防禦都好,唯獨水源是極大的問題。城中的黃土挖了十幾尺終於挖出了一口出水井。有了這口井他日黨項人帶來圍城也不怕了!
西北被李元昊洗劫一番之後又卷土重來,這一次築更高的牆挖更深的壕溝,引進了附近清水河的水形成護成河,城內確保有安全的水源,被燒毀的堡寨又一次重新築了起來。
夏竦經過深思熟慮終分考慮了這封密折遞上去之後對自己的仕途影響,對自已利大於弊,事已至此就放手一搏,萬一賭對了位置還是自己的,賭錯了告老便是。
密折裡夏竦將李元昊可能和談情報據為已有,還在裡充分分析了各種可能性,總之讓人看了就覺得李元昊一定會來和談一般。
上密折這前他已寫好了定川寨一戰的報告,把戰事不利的原因二一推作五全怪在了葛懷敏那個死鬼身上,先是貪功冒進,後是怯敵畏戰未能按規定馳援定川寨,葛懷敏臨行前自己曾多次規勸其不可冒進,這韓琦也可作證。同時也寫了定川寨禦敵有功,建議朝廷褒獎定川寨都監楊琪,他呢,自願官降三級,留守鎮戎滅敵抵罪。
夏竦給朝廷上報的陣亡人數正將十六員,士兵九千四百員,這裡麵有極大的水分,許多的役丁在此戰中也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還有許多的蕃兵以及西北地方軍,他們的戰力不及禁軍,編製也不如禁軍體麵,死後隻給幾個燒埋銀,名姓一個也沒有留下。
總數可能有幾萬。
朝廷不會把這麼大的陣亡數記進史書,這是奇恥大辱,滿朝上下痛罵夏竦無恥無能,枉送大宋將士的性命,不行就換,不行就貶,大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朝廷正討論著怎麼如理夏竦,趙禎接到了夏竦的密折。
禦史台罵得最凶,夏竦這人的官聲如同丁謂,在清流當中極易遭受鄙視,加上這次枉送將士性命,諫官們個個磨刀霍霍準備拿他開刀。
打仗也並不是大宋子民的願望,與契丹的三十年太平就讓所有人的都感受到了和平的美好。
雖然大宋骨子裡也看不起西夏這個野蠻而落後的彈丸之地,但是一敗可說是失誤,連續三敗就很能說明問題了,西夏已經有了與大宋談判的資本。
就在朝文武痛罵夏竦卑鄙無恥毫無節操毫無氣節之時,趙禎在文德殿密會三司樞密院六部的主要官員,這事太重要,處理得好休戰止戈處理得不好就是在史書上留下又臭又難看的濃重一筆,禦史台的那些個言官隻會到處亂噴,辦事沒有一點突出能力。
像契丹一樣求和是喪權辱國的大事,言官們收到穿上風聲肯定隻會把他罵個狗血淋頭,正事一點都辦不成。
這仗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打了,朝廷跟他們打了幾年,又修陵又蓋宮殿現在是驢糞蛋蛋麵上光,窮得都快揭不開鍋了。加上文武官員離心離德,西北戰場一敗不如一敗,再打下去徒損國力,於國於民沒有絲毫的好處。
正因如此趙禎頂著群情洶洶召開了這次密秘會議,如果這一切是真的,那夏竦送來的這個情報就太關鍵了!
趙禎令黃門宣讀了夏竦送來的密折。
在列的都是朝廷要害部門的重量級人物,本來奇怪為何朝會上不當麵講清楚,又特意將這些重要大臣留了下來,私下開了一會小會。果然是事關朝廷命運的大事!
“眾卿表一下態吧!”
趙禎不用明說眾人也知道,對和談有什麼看法?
現在就是要表明立場了,自古以來這種時候都會分成兩派,要麼主戰要麼主和,為了避免日後在朝廷上沒人支持,官家往往也會私下先探探百官的態度。
一群人沒有提前交流就分成了兩派,六部的文官們極力反對和談,樞密院和三司的長官全都明確支持和談。
果然又吵起來了。
還沒等趙禎開口,兩撥人私下議論著就吵了起來。
主戰派表示:“前有契丹和談在先,現在又與西夏和談,他日若是又出現一個非法政權打不過難道繼續和談?那堂堂大宋的顏麵置於何地?何人會對朝廷的威信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