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鵬看了梁川幾眼,這小子避重就輕,說了又沒說到點子上,難道真的問題?
這些年據說山上來了許多外鄉人,都是從外地流入的流民,按理來說,興化並不是最理想的落腳點,繼續往南到達潮州,甚至是嶺南,那裡有大片肥活的土地,人煙也不如興化這般多,是更理想的定居之地,但是偏偏這一幫人就紮進了大山,沒有再遷出。
他作為一軍之長,當初就是因為這片大山裡出了亂子,才撤縣置軍,用武力來控製這片土地,自然不可能讓這裡的老百姓再胡作非為。
可是幾年來,這些新遷進來的山民除了跟當地的老百姓因為土地的問題有一點摩擦,更沒有一點不安份!
土地糾紛哪裡都有,特彆是這種外來的人跟本地人之間,一點點的小問題都能釀成大錯,他隻能護著本地人的基礎上再稍稍顧一下這些外來的流民,穩住當前的局麵,已是他最大的所能!
他怕的是什麼,梁川勢大,難不成這些山民有所勾結?
不過想想也不可能,山民們豈是那般好駕馭?自古以為要成大事都是在中原腹地起事,誰人會在這蠻越之地?這種可能性段鵬一想就笑了。
“改天我親自去山上走一趟!”
瘟疫能消除,至少老百姓不會有怨言,聽說山上也死了不少人,在沒有釀成更大的損失之前,起碼跟老百姓和朝廷都有一個交待。
梁川嗬嗬一笑,他要去便去吧,趙惟憲都去山上看過,要是你這個知軍不上去走兩步,也說不過去。
段鵬看他的樣子,思緒好像回到了很多年前。
那一次
來望鄉做客,梁川熬了一碗紅糖水給段鵬喝。這麼多年過去了,梁川還是在熬糖,段鵬還是那個知軍。
那一年,梁川給自己支了一招,要興化安寧,就要先降服南溪這頭洪水猛獸,段鵬也確實按著梁川說的,這些年儘心將南溪治得得井井有條,加固了各處防洪的堤壩,五年來南溪一次也未曾泛濫過。
南溪安寧,這裡的老百姓就能安居樂業!
今天來,段鵬同樣還有事請教!
老百姓安居了,如何才能樂業!
“我看北岸原來也是一片不毛之地,短短數年之間生意如此興隆,比之興化有過之無不及,便是這年關未至,許多商人便已聞風而來,鳳山鄉已然成為方圓百裡人儘皆知的望鄉,這裡麵有什麼秘訣!”
梁川乾笑了一聲,茶水差點把自己嗆道:“大人太看得起我了,這裡能富裕起來,全靠的是鳳山的百姓,我梁川彆的本事沒有,隻會吃喝玩樂,你問我這種問題,太看得起我了!”
“當年你教我治理南溪,我便依你之見,果然成效非凡,如今南溪已定,三郎你何不再獻一良策,讓興化的百生有個奔頭?”
現在難不成是個人見到自己都想幫他獻上一策,帶動當地的經濟,朝廷是不是要給自己頒發一個委任狀——大宋扶貧官?
奶奶的,當年自己落魄的時候怎麼沒見有人高抬貴手,伸出來扶自己一把,現在知道自己眼光長遠,都想來讓自己留一手?
“大人過幾日便要上山,前些日子我在山裡麵便見山民們正在做一種地瓜粉!”
地瓜粉!
這作物段鵬早就聽說過,見識廣博的段鵬很早就發現了這種作物的妙處,雖然他也想將這種作物在興化推廣開來,但是難度何其之大。
興化雖然窮,但是沒到山窮山儘的地步,幾畝薄田再差也能種出飽肚的糧食,當然山上除外。
他作為一個地方官,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當地的老百姓吃得飽吃得好!
可是這個任務何其艱巨!
吃得飽眾人的想法便是得過且過,沒人會想著去冒風險種植地瓜這種作物,反正都能吃飽,乾嘛去換?萬一地瓜種不活怎麼辦,誰知道這玩意會不會吃死人!
“這個地瓜粉可有前景?我早有耳聞,隻是老百姓不願種而已!”
梁川說道:“大人您去山上看看,地瓜粉製作的流程可以向山民請教一下,到時候咱們興化可以以這種食物為主打,名字我都替大人想好了,以後就叫興化地瓜粉,不僅僅是地瓜可以做,大米一樣也可以做,大米做的就叫興化米粉,這種粉口味極佳,大人嘗過以後一定會愛上它!”
“咱們興化地少人多,可以發展的產業不多,如果大人一定要我幫大人想個主意,我隻能說這個主意是最好的,老百姓以飲食為天,地瓜粉雖然利潤很小,但是一但數量上去了,便能有很大的利潤空間,不失為一條極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