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沒有辦法(1 / 2)

話說今天,劉偉正乾啥去了?他去參加另外一場招聘會了,

70年代末,甚至,到了80年代香江都還是有不俗的工業產能。

重工業自然是不行的,香江沒那個條件發展。但是,輕工業卻是相當發達,在亞洲眾多工業城市中,香江的工業化水平能排在最前列的。

舉個例子吧,80年代大陸市場最常見的電子表、計算器,早已不是日韓等等國家製造占大頭,而是以香江製造為主了。

香江製造的這些商品,跟幾十年後的大陸製造的產品一樣,是物廉價美的代名詞。高端方麵或許不行,但性價比絕對一流。

比如,香江這個年代出現了一堆世界級的行業大王,比如:塑料花大王、服裝大王、皮鞋大王、腰帶大王、鐘表大王、電風扇大王等等。

後來香江為啥工業不行了呢,因為港英ZF搞了去工業化,原因很簡單。

港英ZF在香江回歸之前,惡意的推高香江地產價格,透支香江發展前景的方式,讓港府能大量拍賣土地賺取驚人的收入。

雖然,中英之間簽署的協議,不能把這筆財政收入卷走帶到英國。但港英政府臨走之前,卻是通過大興土木,投資一係列的重大工程,把利益輸送給英資企業。

通過這種瘋狂的抽血,基本上,讓香江製造業徹底窒息了。但香江的地產商業,在回歸之前,卻要上天了!

如果說,80年代至回歸之前,香江做什麼最有前途——地產!做什麼最沒前途——製造業!

現在的香江製造業,已經有衰敗的苗頭的。

隨著地產價格和人工費用持續高漲,大部分工廠都活不長。包括目前很有前途的低端電子製造業——電子表、計算器之類的,靠著大陸市場,也最多隻能賺到90年代。

但那是不思進取,一直做很低端的產品和代工,才會陷入困境。

如果有自己核心競爭力,比如,80年代東瀛的電子產業人工成本比香江要貴的多,但任天堂、索尼在這個年代,卻是靠著推出各種爆款的產品,賺錢賺到手抽筋。

在互聯網浪潮之前,電子產業是不斷吸引眼球,不斷創造暴利的市場——主機遊戲、隨身聽、掌機、MP3、VCD、DVD……未來賺錢的生意,多不勝數。可惜,這些大部分被東瀛企業賺去了。

嗯,VCD是東瀛企業主動放棄,因為,VCD和DVD的標準同時製定,但由於VCD跟傳統的錄像機相比,除了價格優勢之外,並沒有性能優勢。所以,歐洲、東瀛等等製定標準的企業,直接無視了VCD,而開始布局DVD……

後世國內的企業幾乎獨享VCD的產能,一度欣喜若狂。

但是,幾年後,國內的VCD品牌紛紛潰敗,因為,在90年代至21世紀初,VCD技術標準剛剛製定,已經遠遠落後於同一時期誕生的DVD標準。

到DVD量產之後,VCD的價格優勢,也逐漸的喪失。

所以,電子行業不能光看短期的廉價優勢,更要兼顧未來的發展前景。能看清行業前景,能做出正確的抉擇,這比技術水平更重要!

眼光和選擇,是科技行業第一生產力!

眼光不行,選擇錯誤路線,注定要失敗。但能力平庸,選對了路線,那也有可能成為新時代的奇跡!

劉偉正這次準備招聘電子行業研發人員,其實就是準備打造一支團隊,準備從東瀛電子企業嘴裡搶點飯吃!

麵對漂亮國的IB-M、思克、微硬、英特-爾之類的巨頭,劉偉正一點辦法也沒有,試圖阻擋PC潮流,即使是穿越者,也是螳臂擋車。

但是東瀛那些企業,本質上是靠著小創意取勝,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