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獨立自主(2 / 2)

顯卡電子已經出資300萬美元,從米國獲得了技術授權。所以,一旦我們能生產TN麵板,不僅僅國內可以用,還可以賣到海外市場。

嗯,我們的電子表和計算器,用了自主生產的屏幕,也一樣可以外銷了。”

鐘健的很多觀點,完全是劉偉正給他灌輸的。

這個年代的ZG人,大部分覺得小東瀛和藹可親,賣東西給ZG人最積極。但是,小動作最多的就是東瀛。

比如,東瀛賣給寶鋼第一期工程的全套設備,用掉了ZG全年出口創彙的積蓄,但是這套昂貴的設備,所需的鐵礦石和煤炭,需要從澳大利亞或巴西進口高品味的礦石,用ZG國內的鐵礦石,就總會出故障。

改革開放初期,ZG外彙資源少的可憐,寶貴的外彙基本上都用於引進設備和技術,鐵礦石恨不得出口,可惜外國不要ZG低品位的鐵礦石,又怎麼可能舍得花外彙進口外國的高品位的鐵礦石呢?

簡單的說,東瀛賣了一套不適合ZG80年代國情,買了也用不起的先進設備!重新調整和改造這套設備,所需成本,不亞於重新引進一套新的!

東瀛人是知道的,但賣之前,絕對不告訴你。

電視機生產線一樣是這個套路,70年代~90年代,東瀛瘋狂的把100多條生產線全部都賣給了ZG。

因為,CRT顯像管技術,已經過時了,東瀛的電視機廠商已經開始搞下一代的等離子電視和TFT液晶電視……

改革開放幾十年得出的教訓就是——東瀛最坑人!一開始讓你覺得占便宜,事後越想越吃虧,被小鬼子坑慘了!

TN液晶麵板的巨大利益,參加會議的代表,也心知肚明。光是這個年代的電子表和電子計算器,就能讓TN液晶麵板的廠商吃飽!

保守估計,國內的液晶麵板需求,每年至少有五個億,這還是往低了算,事實上,隻會更多!

如果有能力上馬搞生產線,國內TN液晶生產線早就遍地開花了,根本輪不到新顯電子公司來投產第一條TN液晶生產線。

“鐘經理,你說的我們都明白!但問題是投資一條TN液晶生產線,以月產500萬片TN屏幕的產能計,至少需要投資1億米元。”

魔都電子管廠的代表舉手說道:

“這麼昂貴的價錢,我們國內不可能負擔得起!而且,外國的設備廠商還不收人民幣,隻能用外彙來購買全套設備!我們怎麼可能有能力,搞這樣一條生產線?”

鐘健點了點頭說道:

“一開始上馬1個億美元的生產線我們也有心無力,但是最先進的未必是最適合我們國情的!”

鐘健頓了頓,取出了一疊技術文件:

“這是我們購買米國無線電公司TR液晶麵板的專利授權之後,米方附送的生產線圖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