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焱接過主控板,拿在手裡,仔細端詳了一番,說道:
“這塊電路板設計的還不錯,布局挺合理的。我發現新流片的這批飛控芯片,上麵都沒打絲印,是還沒起名字嗎?”
黃振國點點頭,說道:
“是的,原來做芯片設計的時候,使用的都是代號‘FCC-01’是飛控芯片的英文縮寫。正式的中文名字一直沒起,絲印也沒印,要不老板給起個名字吧。”
劉焱沉吟一下,說道:
“既然是使用在無人機上的飛控芯片,就叫飛龍好了,這是飛龍芯片的第一款,全名飛龍-01,等以後有了後續產品,再取名飛龍-02、飛龍-03,最終形成一個係列產品。”
黃振國在臉上扯出一個笑容,拍馬屁道:
“飛龍-01,這個名字好,形象又好記,等以後飛龍芯片量產之後,就把這個名字作為絲印,印在芯片表麵上,肯定霸氣。”
劉焱搖搖頭,他自然知道,飛龍這個名字其實很普通,霸氣之說,全是扯談。了解完飛控芯片的情況,劉焱轉而詢問起了其他項目:
“我看公司月報上說,無人機研發部立項了一個植保無人機項目,現在推進到哪一步了?”
植保無人機並不是黃振國直接負責的項目,他回想了一下相關小組做的工作報告,這才回答道:
“植保無人機研發項目,是一個半月之前立項的,投入的資金和研發力量都不是很大。目前隻是仿照行業龍頭大疆的植保無人機,搭建出了一個植保無人機框架,相關傳感器的適配,和飛控程序編寫,都在進行之中。想要完成項目,至少還要半年時間。”
劉焱點點頭,問道:
“植保無人機項目立項之前,你們做過市場調查嗎,國內和國際兩方麵的市場規模有多大?”
黃振國在靠牆的文件櫃裡翻找了一番,找出了一個文件夾遞給劉焱,說道:
“這是我們立項之前做的調查報告,在過去的2021年,國內的植保無人機市場規模達到了300億,植保無人機保有量超過10萬台,每年新購和更新換代的數量,超過了20000台。
國際市場就更不得了,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米國、東瀛等國家農業現代化程度非常高,植保機械滲透率已經超過50%。
全球植保無人機市場規模,至少在千萬美元以上,而且隨著無人機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現代化農業在全球範圍內的不斷推進,這個數字在飛速擴大。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植保無人機很可能超過消費級無人機,成為無人機市場的龍頭。國內的植保無人機市場規模也會快速擴大,咱們智航公司現在進入植保無人機市場,正是好時候。”
劉焱打開文件夾,將裡麵的文件粗略的瀏覽了一遍,發現研發部的工作做的還是很紮實的。在環保無人機立項之前,他們委托專業的調查公司,就植保無人機的方方麵麵做了詳細的調研。
在這份調查報告中,將植保無人機的市場規模、市場前景、各品牌市場占有率,相關產品價格區間、預估利潤率等等方麵,寫的非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