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其又連續創作了《陳真》、《霍東閣》、《再向虎山行》等等作品,既是叫好,又有情懷。
劉森笑了笑,說道:
“m當雄在外麵開公司,賺錢了就讓他自己去撈錢,虧本了,再仗義出手,拉他一把。至於x小明,就不要挖了。如果順利的話,麗的遲早還是能收購的。”
王錫照可不希望,新公司一開始就陷入了投資項目虧損的局麵。畢竟,他一向是精打細算,不太喜歡盲目燒錢。著急的問道:
“那麼,目前公司準備投資,找誰來拍,拍什麼呢?”
劉森拿出一本《開心鬼》劇本,微笑著說道:
“劇本已經搞定了。至於導演人選,我覺得不妨跟新藝城嘗試合作一下,從其公司借幾個人,王百鳴和郜誌森。”
王錫照覺得有點不解:
“王百鳴和郜誌森?”
請王百鳴還能理解,畢竟,王百鳴在電影行業也算是熟麵孔。但郜誌森,就比較陌生了。
這也很正常,郜誌森現在還未紅,真正大放異彩,是在幾年後自編自導《開心鬼》係列電影。
當然了,除了《開心鬼》係列之外,郜誌森後來的作品反響平平,遠不如這個係列能大賣。
這是後來,郜誌森在跟媒體交流時闡述的觀點:
“我們那個時候在香江拍電影,常常用一句話鼓勵自己,就是最好的點子是最便宜的點子,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最便宜的解決問題方法,最好橋段是最便宜的橋段。”
這個邏輯在以劇情、創意取勝的喜劇片中,可以算是顛撲不滅的真理。即使是在美國,也有幾十萬美元低成本喜劇片橫掃影壇,創造上億美元甚至幾億美元票房收入的奇跡。
而在第一部走紅之後,其後續作品,成本飆升至數千萬美元預算,但其未必比第一部更驚豔。
比如,《開心鬼》這樣的電影,成本僅僅是200萬港元。而拿到後世,搞一堆明星陣容,預算一個億,也未必能拍出這樣的片子。
也正是因為《開心鬼》的因素,劉森才關注郜誌森。雖然,其後來再也沒有創作出超過《開心鬼》水準的作品了,但應該還算是一個可以的導演。
畢竟,絕大部分的導演,都不可能永遠保持巔峰狀態,畢生也許隻能在少數的作品發揮出最好的水平,如果把其代表作剽竊,說不準今後其一生都不會有大成就了。
正是因此,劉森決定還是把《開心鬼》提前交給郜誌森來當導演。
喜劇片就是一種依賴靈感、創意和天賦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