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零零章 人才價值(2 / 2)

以至於,目前最晚建立的維創工業園區的建設僅完成五分之一,入駐的人口還不到3萬,但是電話機已超過2000部。比本地其他的地區的電話機總和還要高的多。

這種不需要複雜的申請手續,隻要有錢安裝就可以立即安裝電話的措施,這讓維創工業園區的發展速度,遠遠領先其他的地區,包括SK工業區的發展,實際上,也遠遠不如維創工業園區。

對比工業區的產業結構,就有更大的差距了。SK工業區引進的都是飼料廠、麵粉廠、服裝廠、塑料加工、玩具廠、造紙印刷廠之類的勞動密集,附加值並不這麼高的產業。

但是維創參與投資的工業園區引進的產業裡麵,CPU芯片工廠、掌機產業鏈、盤古主機產業鏈、CD產業鏈、液晶麵板產業鏈、電視機產業鏈等等在這個年代,都屬於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業。

所以,員工的平均工資在這個年代也屬於較高,整個產業園區的平均月薪已經超過200元。一些技術骨乾人員,月薪上千甚至上萬也不是神話。

而其他地區想要找一份月薪50元以上的工作,難度其實還是比較高的。這個年代,投資商看中深鎮的主要是什麼?――相對國際比較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是不可缺的!

很多的投資商,隻會剝削廉價勞動力,對於這些勞動力的素質要求不高,小學文化,甚至小學文化都不到,有的工廠甚至文盲也要。唯一的要求隻有,廉價!

近水樓台先得月,深鎮的工廠投資者,港資占據主流。這裡麵,除了劉家由於產業比較先進,太比較“有良心”,對於員工素質要求比較高的前提下,工資方麵也是超過內地平均工資的幾倍以上。

所以,一般外地人口來求職,都是先去維創參與投資的工業園區碰運氣,實在不行之後,再去SK工業區或其他地方找工作。

短期內看不出這一點有何意義,但是長此以往,各地大量優秀人才趕赴深鎮,而深鎮最優秀的人才,卻優先被維創工業園區留下。

人才紅利,長遠創造的價值,會遠遠超過普通層麵的“人口紅利”。

當然了,維創係工業園區的內卷也是非常殘酷的,在招聘的一輪又一輪篩選過程中,主要是留下高學曆高素質的人才,低素質人才都是不要的。

於此同時,員工入職之後,也需要不斷的學習新知識嗬新技能,如果不學習的話,工業園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會很劇烈的,不能適應新產業的變化,很快就會被曆史潮流淘汰的。

不過,在維創係工業園區逐漸發展起來之後,在這裡生活居住的人們收入相對較高的情況下。即使被企業淘汰掉的人,如果轉行去經營餐廳、理發店、小賣鋪之類的,也能賺的比其他地區更多。

劉偉正對身邊的鐘健說道。

“感覺上,產業結構距離我設想的,還是差了一點!”

鐘健很是詫異的問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