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性能強大(2 / 2)

當然了,從鳳凰平台性能而言,也遠遠比盤古主機強大。盤古主機是單核XRM16芯片。但是,“鳳凰”平台使用的是8核XRM16芯片,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芯片設計能力確實可以靠著技術資料和砸錢少走一些彎路。

但是,半導體工藝製程所需燒的資金,絕非目前維創電子公司一己之力就可以提升的。

而CPU的性能,除了取決於設計之外,更關鍵的是工藝製程。比如,3微米工藝製程的精簡指令集芯片,或許可以超過1.5微米的複雜指令集芯片的性能。但是,無論如何單顆芯片也不可能比同一時代的競爭對手的芯片性能強大五倍以上。

但是,單核芯片解決不了的問題,采用多核心芯片不就可以了,所以,劉森要求比目前街機市場常用的高性能芯片摩托羅拉公司出品的68000芯片強大五倍以上時,街機部門的硬件設計師很快就拿出了解決方案——8核心XRM16芯片!

這樣一來,鳳凰街機平台浮點運算性能最高每秒鐘可以達1000萬次以上,並且,配置了512KB內存、512KB顯存等等,當然了,這些硬件大部分都是從國際半導體大廠批量訂購。

比如,內存而言,內地目前僅僅能夠生產1KB的DRAM,按一個內存條上8顆DRAM芯計,也就是說內地廠商可以提供8KB的內存條,這種技術水平,是不可能成為盤古平台或鳳凰平台的供貨商的。

盤古平台采取了雙內存條插槽,每根內存32K,即使內地的廠商按摩爾定律的速度發展,也需要3年之後,才具備給盤古主機供應DRAM內存條的機會。

當然了,維創電子公司還是大量的向內地的半導體廠商提供DRAM技術,實際上這個技術,已經過了專利保護期。

半導體時代的計算機常用的內存主要是DRAM,這項技術是Y特爾公司60年代末發明的。

嚴格意義來說,其實當初X童半導體公司已有類似的技術,但由於X童半導體公司家大業大,這個小小項目並不受公司重視,所以,Y特爾公司的創始人趁機帶著這項技術離開X童,之後,就迅速注冊專利,然後就靠著DRAM專利技術,成為半導體行業的新銳。

當然了,在70年代,Y特爾公司的存儲器業務其實早就受到一堆競爭對手挑戰,逐步從占有率90%下降到40%!80年代,東瀛廠商發起的價格戰,讓Y特爾公司這個原本的存儲器老大,市場占有率逐漸下滑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與此同時,對於Y特爾公司而言,其存儲器業務占其公司投入的研發成本的S分之二,與此同時,貢獻的營業收入卻僅占Y特爾公司的5%。

最終,85年Y特爾公司下定決心砍掉了存儲器項目,專注於做貢獻更多收入的CPU!熬過了80年代的轉型期巨虧,之後,386芯片時代,IBM一度不願意采用386芯片,但是,無奈其他的兼容機廠商紛紛采用,PC兼容機陣營趁機反客為主,確定了整個陣營的核心技術是X86芯片,而不是IBM公司推出的產品。

這麼一來,由於成為PC陣營實質上的老大和最大的既得利益者,Y特爾公司後來的利潤自然是水漲船高。一度憑著PC市場的壯大,Y特爾的市值甚至超過了IBM。

長久以來,Y特爾經常吹牛逼,宣稱當初放棄DRAM是多麼正確的行為。然而很多年之後,Y特爾開始後悔了,僅僅靠CPU賺的利潤不夠啊,所以,不斷想要把觸角伸到主板、內存等領域,在主板領域,Y特爾做的就比較成功,主板跟芯片捆綁銷售,標準也是Y特爾製定的,不服就不要玩好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