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浮點運算上億算是超級計算機,那是75年的時候的標準,那個年代一代超級計算機浮點運算上億,可是震撼人心的壯舉。
而在70年代,兔子知道米國研製上一次浮點運算的計算機之後,也開始投入了研發,也就是YH計算機,原本,83年底正式製作成功的YH第一代超級計算機,隻達到1億次浮點運算性能,而且,很多硬件都是進口攢的,而且,YH一代計算機,為了省錢,長期還使用紙帶存儲。為什麼用紙帶呢?因為,老技術人員,習慣了看到運算的結果,用紙帶上紀錄出來,所以,人家計算機用顯示器和硬盤為主,YH超級計算機,主要功能還是計算,隻不過運算比幾十塊錢的計算器要快要準而已。
但也怪不得內地的老一輩科學家,畢竟,長期以來他們就根本沒有機會參觀米國、東瀛、SL的超級計算機。
隻知道媒體上宣傳的一些超級計算機的性能指標,於是,早期的超級計算機的研發,不過是參照過去小型機的研發經驗,做出了體積更龐大,用了更多的集成電路的計算機。
至於,把計算機做的更簡單易用,采用顯示屏和硬盤等等硬件,抱歉,六七十年年代的計算機不是那樣的,指示燈和紙帶紀錄數據,才是很多老一輩科學家理解中的計算機。
把昂貴的計算機,用來製作電影、動畫、遊戲。這種事情,一開始內地那些科學家,都是一副——WC的態度!
但是,參觀的機會多了,內地也開始趕上了,不僅僅是超級計算機,就是小型機、微型計算機,除了一些生產年頭比較老的,否則,基本上都采用了顯示器、硬盤等等流行配置。
YH計算機初代,使用紙帶來紀錄程序運行的結果和數據,這種事情,在這個世界是絕對沒發生。
畢竟,這個年代的內地很多研發超級計算機的單位,雖然沒看過米國和東瀛的超級計算機,但維創電子公司總部的超級計算機長的怎麼樣,性能指標達到什麼程度,能做些什麼,這些內地都是一清二楚的。
這實際上,也讓內地的超級計算機研發,少走了一些彎路。
至少,目前的YH超級計算機的浮點運算性能是超過1.5億次,操作人員都是看著顯示器的,而不是一邊敲鍵盤,一邊看紙帶。
隻不過由於觀念的差異,YH超級計算機配置的內存和顯卡都比較小,所以,想要用YH計算機來做電影和動畫特效,還是不如菲力克斯公司定製的機器。
不能用來做電影和動畫特效的超級計算機,在劉森看來,也算是低配版。畢竟,未來計算機裡麵的主板、cpu都是不值錢的,最高貴的部件莫過於——顯卡!
你cpu再貴,也貴不過高端的顯卡!
所以,低配和高配的計算機,僅僅看cpu性能,這還是老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