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一些大廠投入資金擴建鋰電池產能,一座世界級的大型電池工廠,動不動就是上百億美元的投入,跟那些昂貴的半導體工廠相比,所需資金門檻方麵,也毫不遜色。
至於,電池的市場目前僅僅是小兒科,後來筆記本電腦、手機,對電池產業的需求節節攀升之後。隨後又出現了電動車,正是因為電動車市場的井噴,逐漸造成了電池產能總是不夠用,各種跟充電電池相關的金屬,比如,鋰、鈷之類的,逐漸都漲成了天價。
80年代,碳酸鋰的價格每噸不超過1000美元,至90年代也不過是2000美元一噸,但至2017年價格已經破2萬一噸,而且,這些資源的產地,早就被很多國際資本壟斷了絕大部分。
即使後來天朝是最大的電池生產,但是所需最基本的原料,90%以上都依賴進口,遠遠比石油、鐵礦石、半導體元件更要依賴進口。而這些資源,基本上就集中在少數國家,比石油資源要集中的多,供應量遠遠比石油更稀缺,自然是漲了十倍二十倍還能怎麼辦,隻能繼續買。
因此,劉焱對於鋰電池技術的研發是比較上心的,更關鍵的是——資源!
鋰電池技術再強有毛用?資源才是王道!
即使技術比你差一點,又能差到哪裡去呢不至於像CPU芯片,技術代差會形成難以逾越的性能差距。
搞到後來,電池市場終極的競爭力,還是看誰擁有的資源儲備多。劉焱暫時不準備大力的發力鋰電池的產品,還是因為資源沒有拿到手!
至少,要把一些優質的鋰礦予以圈占,至少能夠滿足自家的電池廠的原料供給,這時候才是發力鋰電池生產的時機。而現在以維創係的資本不至於充裕到可以不影響其他業務的情況下,在全球大肆的買礦。
沒錢買礦,這才是劉焱不願意現在就布局鋰電池產業的原因。
6月中旬,劉焱在冬莞的車站下車後,就低調的乘坐顯卡電子公司安排的車輛,抵達事先安排好的休息場所。當然,就是是普通的酒店而已,沒有任何特殊服務。
冬莞市,後世有著各種T色傳說,但實際上,冬莞主要的經濟引擎還是製造業。
冬莞這裡的地理位置,實際上跟深鎮、羊城等等大城市類似,隻不過,相對羊城和深鎮而言,冬莞發展的相對較晚。所以,當羊城、深鎮等地的房價、工資漲上去了之後,一部分的低端產能就近尋找成本更低的地區轉移,冬莞則就成為了承接羊、深兩地產業轉移的重要目標地之一。
這就跟改開初期,香江很多的低端加工業,在香江已經無利可圖,所以,就近轉移到了羊城和深鎮。其實,羊城在近代史上就是比較發達的城市,改開之前,也一直在舉辦羊交會,幾十年的羊交會辦下來,使得包括港商在內的商人,對羊城更加了解,所以,早期很多港商到內地投資,首選的不是深鎮,而是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