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晉有點煩惱說道:
“拍商業片,我沒那個經驗啊!”
彆說是解晉,黎翰祥都覺得沒底!
畢竟,《火燒圓明園》也算不上大片,之所以能大火,是沾了80年代京城熱。故宮、清末等等近代文化,現在比較流行。
與此同時,這個年代的內地觀眾,也沒看到多少不像樣的商業片。這種環境下,隻要電影不是太爛,就很容易取得驚人的成績!
劉森淡然說道:
“是的!《鴉片戰爭》我並不想要把它拍成什麼反思、反戰,或者什麼深刻主題的電影!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其實連這段曆史是怎麼回事都不知道,我們自己當回事,隻不過是因為它是近代屈辱史的開端。
想要寓教於樂,可能是我們華人導演的毛病,所以,細節功夫比較厲害,挖深刻主題、人性,也能迎合評委,混進那個所謂的文藝圈子不難。
但是,我個人並不把那種拿獎的導演當回事,因為,其審美跟世界主流大眾的違背的。彆看他們聲音叫的大,媒體也一唱一和,仿佛他們的審美就像是主流一樣,實際上,不對!
電影是消費品,表達對一部電影的喜愛程度,最好的辦法救是買票。連票房都不願意貢獻的觀眾,談論對某個導演和電影多喜歡,實在是缺乏說服力。票房最高的電影未必是最好,但好的電影票房肯定不會低。”
換成彆人這麼跟兩個大導演說話,兩人肯定拂袖而去。但是,畢竟劉森可是目前華人娛樂圈金大腿,找不到第二個大腿比他還粗的了。
要錢有錢,要發行渠道有發行渠道(VCD),要先進的技術有先進的技術。
更何況《阿瓦隆之庭》這部作品,他們不僅僅聽過,而且,還真正的看過!
大片級的品質,確實讓業內人士即使覺得它沒內涵深度,但也不得不服這部電影的商業和技術上的成功!
普通的觀眾隻想要看場麵大一點,特效好看一點。
現在世界的電影行業,還把《星球大戰》那種五毛特效都不如的片子當作特效大片的時代。《阿瓦隆之庭》用超級電腦做出來的特效,普通觀眾哪裡把持的住啊?
彆說的普通觀眾,就是這個年代不少的大導演,看過之後,也不得不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