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信心所在(2 / 2)

“聽起來,這跟《火燒圓明園》的賣點有點接近。當然,我是指華人對此感興趣,但是,劉先生強調要多拍戰爭,少拍Y片。也就是為了吸引不了解這段曆史背景的海外觀眾吧?”

劉森說道:

“是的!我的目的是要把它拍成全球都能上映的商業大片!”

這決不是迎合海外的某些價值觀,而是試圖讓好看的戰爭場麵來說話。

這就跟天朝功夫片異曲同工,隻不過,功夫片強調的個人。而戰爭片更加宏觀,強調群體的對抗。

在跟黎翰祥、解晉兩名導演交流了一番,基本上達成了共識之後,劉森也爽快的拿出電影項目需要的資金。

當然,不是把錢直接打給劇組,而是,把錢存到虎門影視城公司戶頭上。目前,劉森給門戶影視基地的先期建設資金是2億元人民幣,《Y片戰爭》項目則另外撥1億專項資金。

由於影視城的建設,初期是配合《Y片戰爭》這部電影來規範的,不僅僅的要有清朝時期的景色,而且,就連19世紀的天朝帆船,以及英國的風帆戰列艦,都需要還原。

這些道具當然不準備做成一次性道具,拍完電影就廢掉的破爛。而是準備找船廠認認真真的做,爭取能使用幾十年,以後會將其當作虎門影視城吸引遊客的生錢道具。劉森相信,全世界會有大量的遊客,會對這種複古的戰船感興趣。

可以說,《Y片戰爭》要是拍火了,虎門影視城的項目估計也就帶動起來了!

H店影視城當初在越省那邊搭建虎門硝煙的建築群,這跟虎門這個正版的古戰場相比還是有巨大的差彆的,所以,H店在拍完《Y片戰爭》之後並沒有大熱,隻好繼續開始建設秦王宮,配合程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可惜了,這電影也沒火,導致H店初期很多年都沒有什麼起色。但是,H店集團一直堅持,堅信自己的是對的,把影視城規模越建越大。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終於迎來了後來H店的大熱。

H店的地理條件跟東莞虎門相比,自然是有巨大的差距。80年代~90年代,內地最先發展起來的就是珠三角。其後,90年代初開發浦東,才帶動了長三角的發展。

虎門影視城本身在香江HG前後,還是有一定的熱度的。畢竟,Y片戰爭是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喪權辱國的戰爭,也開啟了割讓香江,讓列強建立租界的先例。

而97年一定要收回香江,這不僅僅是租期結束,和平收回國土的例子,而且,還是民心所向,十多億人關注的熱點。彆說是吸引國內的遊客了,光是吸引香江的遊客和海外華人,就大有搞頭!

劉森之所以敢投資《Y片戰爭》,而且,非常慷慨,要把他投資成大片,而不怕它虧本。

這也是因為,《Y片戰爭》不能僅看電影票房層麵,而是要綜合虎門影視城的發展。選址冬莞的虎門鎮來投資影視基地,而不選其他地方,主要就是因為香江回歸概念。

投資《Y片戰爭》也是一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