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終於成了(1 / 2)

10億元收購荊庸武俠版權,這即使放在二十年後,依然是驚世駭俗的大手筆。

而放在80年代,更是一筆令人覺得非常瘋狂而不理智的交易。

就算是在米國,好萊塢電影巨頭斥資幾千萬米元拍攝的大片,購買原著版權一般也僅花費百分之一左右的預算。

而對於那些不是太知名的作者而言,5000萬米元預算的大片買斷其作品版權,能拿到50萬米元版權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即使是一些作品多次被改編成大片,並且大獲成功的作家比如——史蒂芬·荊的作品版權,也不過是數百萬米元級彆。這還是米國的暢銷書作家的版權的改編價值。

其他國家,對於版權就更輕視了。比如,東瀛一些作品改編成影視,一般也不過是給原著作者幾十萬日元至幾百萬日元。

即使一部作品改編能獲得幾十億日元甚至百億日元的票房收入,但也跟原著作家毫無關係。最多是改編版權成功,刺激了原著銷量,給原著作家帶來了稿費收入增長。

天朝文化圈對於原著作家的尊重態度,尤其是名家的態度,實際上是遠遠高於日韓等地。尤其是在版權改編方麵,天朝名家能拿到的分成比例是遠遠超過日韓同行。

但這是後來天朝經濟崛起,影視、遊戲等等產業發達之後。而在目前80年代,內地作家的版權很廉價,比如MY的作品改編電影,版權費也就幾千塊錢。WS的版權改編費可能更貴一點,但也就幾萬塊錢,這還是“京圈”的價值。

當然了,現在香江的文娛版權的價值,比京圈還要值錢。但最頂級的莫過於荊庸,其原著授權一次也就幾十萬級。畢竟,現在改編荊庸的影視作品預算也就數百萬元,十分之一的預算都用來支付版權費了,對原著作家的尊重程度,已經超過了國際標準了。

但即使如此,幾十萬元的版權改編費,就已是華語版權改編目前的最高價。因為,現在的華語影視文化市場還是太小了,內地雖然有十多億人口,但具備消費能力的不多。

即使是海外華人的消費能力,也並未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消費水平。總的來說,目前主流的消費市場,大概就幾千萬人,才有那個閒錢去消費華語文化娛樂產品。

也正是因此,華語頂級暢銷書作家的版權,跟目前英語暢銷書版權的作家不能比。史蒂芬·金可以做到年版稅分成超過千萬米元,其作品授權給好萊塢改編影視,也可以做到幾百萬米元的授權費用。

假設把荊庸版權收入當做一家公司來估值的話,荊庸版權的年淨利大約是300萬。10億元買斷,相當於是300多倍市盈率投資一家公司,這家公司還不是初創企業,而是有幾十年曆史,並且,隻能繼續根據既有的產品進行改進開發,已經不再有新產品(新原著)問世了。

站在投資人的角度去看,這筆投資太過於荒謬。

但是老板執意要這麼做,而且,資金也不走維創係旗下任何一家公司的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