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虎在岡崎城待了兩天,鬆平家康已經安排好了岡崎城的事情,就帶著人和信虎一行人啟程,前往尾張清州城。
這一次依舊是走鐮倉街道這條大路,鬆平家康看著沿途比較荒涼的景色,說道:“唉,三河這些年來動亂不堪,在下真心希望早日結束戰事,與民休息。”
信虎笑道:“鬆平大人有這樣的想法,在下覺得,此行一定會很順利。”
鬆平家康問道:“津田大人,這次與上總介殿交談,你說說我該注意什麼呢?”
信虎心想這件事情是自己在負責,若是兩個人沒有談攏,最後還得自己來收尾,他便說道:“鬆平大人,家主大人不喜歡廢話,如果你有什麼合理的請求可以直接說。”
鬆平家康有些感激道:“原來如此,多謝津田大人提醒。”
自噶;岡崎城到清州城,路途不過一百裡左右,一行人走鐮倉街道不過四天就到了清州城下。
青木涉有些激動道:“家主大人放心,在下一定會辦好此事!”
信虎抬手道。
“何必在意後世之人的看法,不管他們說什麼,我們都已經死了,根本不知道他們的看法了。
鬆平家康接話道:“在下也是未曾想到會有今日,在駿府的時候,大家都說上總介大人是大傻瓜,在下也被騙了。
織田信長拉著鬆平家康道:“鬆平大人可還記得,你年幼時曾在我家為質?”
鬆平家康看到繁華的城下町,有那麼一瞬間,好似回到了駿府,他自小在那長大,今川義元視他為己出,沒有任何的虧待。
第二天,織田信長與鬆平家康正式討論結盟的事情,雙方討論的結盟條件大同小異,織田信長並沒有糾結,很快就同意了所有的條件。
織田信長說的很有道理,不過信虎還是不一樣,他回道:“家主大人說的不錯,隻不過,在下也隻是如實記載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並不會因為這個而改變什麼。”
織田信長笑道:“鬆平大人何必客氣,有什麼條件隻管說來。”
信虎與織田信長寒暄了幾句,就行禮告退了。
織田信長輕哼一聲道:“就這些條件嗎?嗯,大概也是如此了,這樣也好。”
本多忠勝看向了鬆平家康,鬆平家康微微點頭。
本多忠勝立馬回道:“不用上總介殿說,在下也會用自己的性命保護家主大人!”
織田信長頷首道:“看得出來,此人不僅勇猛,必然對你也是忠心耿耿。”
“鬆平大人,哪位一直跟著?的武將是何人?”
本多忠勝這才從織田信長手中接過名刀。
織田信長笑道:“答應又如何?分清楚國界隻是小事,隻要三河不再與我為敵,我就可以全力對付齋藤龍興,這件事孰大孰小,還用說嗎?
信虎,現在最重要的是平定美濃,我的嶽父死了,有點能耐的義龍也死了,隻留下齋藤龍興這小子。
信虎回道:“之前,鬆平大人就已經提出,聯盟的雙方是平等的,除了常規的條件之外,鬆平大人還會統一三河,那麼他應該會提出分清尾張與三河的國界。”
信虎臉色一變,準備嗬斥。
織田信長有些好奇的問道。
歸蝶回禮道:“鬆平大人不必客氣,家主大人一直在盼望著你的到來,剛剛就迫不及待的跑去居館大門那等您呢。”
織田信長立馬嗬斥一聲。
原本他以為齋藤家會在今年就可以解決,但是新加納口的慘敗讓他認識到齋藤家氣數未儘,那麼穩住三河的重要性比聯盟淺井家還要重要。
“信虎,你要修史?”
“哈哈哈…”
雖然說這是一句客氣話,但是讓人聽著很舒服。
即便是待在岡崎城那樣安全的地方,我也會考慮危險的時候,如此,在下能讓三河國達到尾張的一成,心中就知足了。”
信虎回道:“是的,家主大人,在下希望這些史書可以流傳下去,這樣後世之人就能知道我們做的事情。”
信虎看著織田信長與鬆平家康在宴會上談的很歡快,那臉上的笑意不似作假。
鬆平家康跟著織田信長進入小院,信虎也跟在身後,佐脅良之,毛利勝介等人則是去安排鬆平家的家臣,在鬆平家康身邊隻有本多忠勝跟著。
史稱清州同盟!
鬆平家康感歎道:“上總介大人說的沒錯,平八郎的爺爺忠豐為在下祖父擋刀而死,其父親廣忠為在下父親戰死安詳城下。
信虎問道:“那家主大人是要答應嗎?”
青木涉驚訝道:“寫史書嗎?這可是一件大事,家主大人,我看過史記,要模仿史記寫嗎?”
但是,他知道眼前的人可是織田信長,他之所以對鬆平家康態度和藹,不過是因為與三河聯盟後他可以全心對付美濃的齋藤家。
經過宴會上的和諧交流,鬆平家康對於這次同盟更加期待。
宴會結束後,信虎陪同鬆平家康,在佐脅良之的帶領下前往休息的小院子,鬆平家的人都安排在這裡。
他搖頭道:“那樣的巨製,我們自然寫不成,不過可以先寫尾張的,至於周邊國家的,可以讓忍組先去搜集,我們暫且記下,以後再校準。”
織田信長有些不同的看法。
“哈,在下明白。”
織田信長大笑道:“我還記得你被嚇得沒坐穩呢,沒想到一晃眼,鬆平大人就成了鬆平家的中興之主,真是讓人感慨。”
鬆平家康微微點頭道:“在下當然記得,當時上總介大人還和在下說話,在下第一次見到上總介大人,就被您的模樣震驚到了。”
如果在意後世之人的看法,而影響現在的判斷,那是一種愚蠢的想法。”
鬆平家康立馬回道:“他叫本多平八郎忠勝,是我家中不可多得的勇將。”
“閉嘴!”
“現在,我們與鬆平家的事情解決了,接下來就是處理美濃的事情,我將轉移目標,先解決東美濃。
隻可惜,短短兩年時間,就已經是物是人非了。
織田信長微微頷首道:“你能明白就好,其實我也看過大唐的史書,從中做到了不少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