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一事上奏。”
“事關趙國。”
尉繚這時開口道。
“說。”嬴政看向了尉繚。
“臣得到了一些消息。”
“趙國似有對他國動兵之心,如今趙國最精銳的邊軍已動,趙國的廉頗與龐煖似乎也向邯鄲而去。”尉繚沉聲說道。
“趙偃。”
提及趙國,嬴政就想到了趙偃,臉上也不由得露出了一抹冷意來。
“得位不正,朝堂上下乃至於民間都對其議論不斷,趙偃想要改變這等局麵就唯有對外擴張,開疆拓土。”
“他有動兵之心並不意外。”嬴政淡淡一笑。
對於趙偃的目的,他已然看透了。
“大王所言極是。”
“這趙偃此刻是迫不及待的想要開疆拓土來證明自己,但他有此心思,卻也不敢施行。”
“因為有我大秦在,他此刻最害怕的就是我大秦,害怕大王。”
“如若他動兵,最擔心的自然就是我大秦會趁機對其動兵,所以在確保我大秦不會對其動兵之前,趙偃也斷然不敢動兵。”李斯笑著說道。
“孤,想要讓趙國動兵。”嬴政帶著一臉嚴肅的開口道,目光則是看著眾臣。
“趙王此刻應該也是如此之想,迫切的想要與我大秦簽訂不攻盟約,以此來獲取動兵之機。”
“臣以為,可派遣使臣入趙,言明我大秦要結盟不攻之心。”尉繚立刻說道。
“趙國此刻想要與我大秦結盟是為了進攻他國開疆拓土,那我大秦該以何等理由?”嬴政看著尉繚問道。
尉繚躬身一拜,笑道:“潁川不穩!再對外散播消息,潁川各地韓餘孽造亂不斷,我大秦國力消逝,軍力疲敝!”
“再刻意渲染出我大秦害怕趙國會襲我大秦邊境,援韓的消息,如此必可讓趙偃打消戒心,與我大秦結盟。”
聽到這。
嬴政眼前一亮,笑道:“不愧是孤的鬼穀伐謀,此策不錯。”
“隻要我大秦示弱,趙偃必然上套。”
“在他心底,他更是想要與我大秦結盟,避免被我大秦自後來攻,先行讓其簽訂盟約與他國去攻伐,待得交戰不可回撤之時,吾大秦直接揮軍攻趙,必可攻占不少趙國城池。”
聞聲!
眾臣也全部都是向著嬴政一拜,都明白了這個年輕君王的心思。
“大王聖明。”
群臣齊聲道。
“布局之事,便交給尉卿去辦了。”
“此事隻有孤與諸卿耳中,如若外傳,孤絕不會寬赦。”嬴政沉聲道。
“臣等明白。”群臣立刻應道。
而尉繚也是欣然領命。
“流言散開之後,出使趙國求盟之事還需一能臣。”
“諸卿可有人舉薦?”嬴政又問道。
“啟奏大王。”
“臣舉薦上卿姚賈,他辯才為上乘,自從入我大秦之後,一直苦思為大王效力,如今終有機會,相信他絕不會讓大王失望。”李斯立刻上奏。
聽到姚賈之名。
嬴政略帶幾分沉思之色。
思緒也不由得回到了當年。
當年!
姚賈曾經是趙臣,奉昔日的趙王之名,聯合楚,韓,魏三國一起,四國伐秦。
能力的確是有能力。
但之後入使秦國,緊接著就被趙國驅逐。
入秦之後。
姚賈憑借他的口才還有能力得到了嬴政的幾分看重,於是拜他為上卿,食邑千戶。
而當年姚賈入秦。
自然也引起了諸多的議論,其中有著盛名的韓非更是說出了一句話:梁之大盜,趙之逐臣。
可見這一句話的諷意。
或許。
這也是曆史上為何姚賈為何要與李斯一起將韓非給毒死了。
韓非之話也是一個深層原因,將姚賈給毒死了。
“出使趙國,理當有身份顯赫之人代表我大秦,更能夠彰顯我大秦迫於形勢求盟,臣舉薦昌平君羋啟,論身份,他乃是長公子之母的父親,論地位更是我大秦的上卿,由昌平君出使更適。”王綰站出來,大聲提議道。
顯然。
他也是為了與李斯去爭。
聽到王綰的話。
嬴政也麵帶沉思。
王綰與李斯則是忐忑的看著嬴政,作為大秦的臣子,如今朝堂已然明朗,儘在王權執掌之下,他們身為臣子如若想要一直昌榮,唯有依靠君王,故而也隻有提議權。
“相邦所言極是。”
“以昌平君的身份去,的確是更可讓趙偃相信我大秦是迫於求盟。”
一會後,嬴政緩緩開口道。
聞言。
王綰立刻露出了喜色,李斯則略帶失望。
此番出使之功若成,自然是大功一件。
“昌平君雖有所能力,但也是自軍中出身,於出使辯才並非完全,姚賈則有辯才。”
“傳孤密詔。”
“以羋啟為正使,以姚賈為副使,待得尉卿布局完成,時機一到,兩位愛卿立刻前往趙國出使。”嬴政當即說道。
柳暗明又一村。
原本以為自己舉薦無用的李斯此刻也是一臉笑容。
“大王聖明。”
王綰與李斯對視一眼,齊聲回道。
“父王。”
“韓非已經關在詔諭近半月時間了,不知父王要如何處置他?”
“兒臣久聞韓非乃是當世大才,如若能夠為我大秦所用,必可壯我大秦國力。”
扶蘇站了出來,躬身道。
此話一落。
殿內的李斯心底一忐,眉頭忽然間一緊。
“果然是真的。”
“扶蘇正在拉攏韓非。”
李斯袖子裡的手不由得捏緊了。
對於自己這個同窗的才能,李斯是非常清楚的。
如若讓韓非真的為扶蘇所用,那對他而言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另一個法家大才,用來對付他?
李斯瞬間就明白了扶蘇的意圖了。
“啟奏大王。”
“臣曾經與韓非同在稷下學宮求學,並師從荀子老師。”
“以臣來看。”
“韓非素來忠義,想讓他安心歸附大秦,定然不容易。”李斯立刻站出來,表現的一臉無奈,還有了解韓非的樣子說道。
“那依廷尉所言,韓非不能為孤所用了?”嬴政看向了李斯道。
韓百官是與韓非一同押赴而來,但那些百官願意歸順的,有能力的,已經被安排差事了,並且家小也將接到大秦為質。
而那些不願意歸順的,官大一點的被直接處死,家族之人被貶為奴隸。
但唯獨韓非。
在將韓非抓到了大秦後,嬴政一直未曾傳召,而是將他關在了詔獄之中,並沒有去理睬,或許是為了打磨一下韓非,在之後召見韓非時也可以水到渠成的收為己用。
“父王。”
“兒臣覺得韓非此人既有才,自有傲。”
“隻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必可讓其為我大秦所用。”
“兒臣願意替父王去詔諭勸降韓非,請父王恩準。”扶蘇躬身一拜,直接請命道。
而李斯見此,心底一急,當即也走出來:“大王,韓非乃是臣之同窗更是多年至交,臣願前去一勸。”
看著殿中兩個搶著要去勸降韓非的兩人,嬴政稍稍掃了一眼,當看到了扶蘇後,眼中閃過一道稍微的厭色,但一閃而逝。
隻是一瞬間。
嬴政就將目光落在李斯身上:“廷尉替孤去一趟吧。”
“臣領詔。”李斯立刻應道,餘光掃過王綰,帶著一種得意。
而扶蘇則是有些失望的退到了一邊。
王綰充滿憂色的看了一眼。
待得群臣退下之後。
“王綰。”
“扶蘇。”
“一而再,再而三……”
嬴政凝視著殿外,冷冷吐出了兩個名字,似乎帶著一種深意。
而侍奉在一旁的趙高聽到後。
表情上沒有任何的變化,但心底卻是一喜。
王宮之中。
扶蘇與王綰並肩而走。
“公子剛剛心急了,你是萬萬不能向大王提出要去勸降韓非的。”王綰老臉帶著憂色的說道。
“為何?”扶蘇不解的道。
“對於君王而言,你知道最在乎的是什麼嗎?”王綰反問道。
扶蘇想了想,道:“權利?”
“正是權利。”
“而結黨營私,更是被君王視之為禁忌。”
“韓非乃是囚徒,並未歸順我大秦,你對這韓非如此熱衷,表現太過。”
“公子雖為長公子,但終究並不是儲君,這等事情你開口去提,便充斥著要拉攏韓非為公子所用的意思,哪怕公子心中再想,也不能在大王麵前表現出來。”王綰一臉歎息的說道。
“難怪父王會選擇讓李斯去勸降。”
“此間我卻是惡了父王了。”扶蘇一臉恍然。
“當初老臣想讓公子獲得兵權之助,為他日晉位太子而鋪路,故而命人暗中散播大王有意賜婚王家女於公子,此事實則是老臣對大王的一種試探,大王並未阻止,當日朝堂之上也樂見其成,可見在大王心中,公子非常的重要。”
“所以今日之事公子也無需擔心。”
“以後一定要注意在大王麵前不可表現太過,一定不要表現去爭。”
“王族無父子,唯有權利。”
“公子一定要銘記於心。”王綰十分嚴肅的道。
扶蘇點了點頭,躬身道:“多謝王相教導。”
“恭喜無需如此,老臣會為公子殫精竭力。”
“此番雖然公子沒有機會親自去見韓非,但至少讓公子的外祖父獲得了出使趙國的機會,隻要昌平君立功,這功勞就是公子的。”
“李斯,終究還是不如公子在朝堂的勢力。”
“他,鬥不過我們的。”王綰冷笑著說道。
而這時!
李斯緩步向後走來。
當看到了交談之中的王綰與扶蘇,李斯甚至都沒有停下腳步。
“廷尉真是春風得意啊。”
“長公子在此,也不知行禮?”
看著李斯側身而過,王綰眉頭一皺,冷冷道。
“為何要行禮?”
“長公子雖為公子,卻並非太子,本官要行禮也理當對大王以及太子行禮。”
“論官階,扶蘇公子還不如本官。”李斯回過頭,帶著幾分冷意的回道。
隨後直接轉身離開。
從這態度上來看,就知道李斯與王綰之間有多麼水火不容,甚至都不掩飾了。
……
ps:七千字送上,感謝訂閱支持,拜謝。
(本章完)
83中文網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