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國策。
九州三十六郡。
於天下開設學宮。
整個大秦帝國進入了一種迅速發展的過程。
而且這還隻是以聖旨擺在了明麵上的國策施行。
而在暗中。
紙。
活字印刷。
書籍造冊。
天下書籍歸秦都,被左相府下一一收入國庫之中封存,並且會甄選有教導之用的書籍,以新字拓印,散於天下學宮。
隨著時間一晃!
十天時間過去。
今日的鹹陽空前的熱鬨。
王宮外,紅裝臨。
禁衛軍護持官道,太子鑾駕自王宮內駛出。
上百架馬車自王宮而出,每一架馬車上都是裝了滿載的奇珍異寶。
今日。
大秦嫡公主出嫁之日。
將嫁給當今右相李斯長子李由,整個鹹陽都為之一動。
縱然是朝堂群臣忙碌,今日也都紛紛暫時放下了手中的事,前往廷尉府參加這一場大婚。
嫡公主出嫁。
而且還是失散多年,曾經從未得到過王恩的嫡公主,可想而知這一場婚宴將會是多大。
李府外。
李斯親自站在了府門前迎接。
“少府來了。”
“請。”
“恭喜李相了。”
“哈哈,裡麵就坐,已經安排好了。”
“上將軍,請。”
……
府前。
無數大臣來來往往,絡繹不絕。
在官道兩側還有不少百姓駐足觀看著這一場盛事。
隨著時間過去。
在一陣陣喜樂聲下。
太子鑾駕臨。
周圍皆是太子親軍。
而在鑾駕前,李由騎著高頭大馬,引路而來。
臉上也是露出了一種難言的激動之色。
“父親。”
“我們回來了。”
李由翻身下馬,激動道。
“恩。”李斯重重點頭。
下一刻。
鑾駕幕簾拉開。
趙封率先從鑾駕內走下來。
緊隨著。
趙穎一身黑紅婚裝,以扇掩麵。
今日的趙穎,國色天香,傾國傾城。
“來。”
趙封微笑著,向著自己的妹妹伸出了手。
“恩。”
趙穎溫柔回道,將手放在了自己哥哥的手上。
在自己哥哥的牽引下,趙穎緩緩走下了馬車。
“恭迎太子。”
“恭迎太子妃。”
李斯走上前,躬身一拜。
“李相無需多禮。”
“今日沒有太子,隻有一個送妹妹出嫁的兄長。”趙封微微一笑。
“是是是。”李斯笑著。
“入府。”
趙封道。
牽著趙穎的手,緩步向著廷尉府內走去。
而李由雙眼含情的看著,此刻的他無比激動,他終於將心愛的女人迎娶歸府了。
隨著趙封來到。
任囂策馬而臨,在後是始皇帝鑾駕。
“恭迎陛下。”
“恭迎帝後。”
李斯當即走上前。
周圍所有人都是紛紛參拜迎接。
在這高呼聲下。
鑾駕打開。
嬴政牽著夏冬兒的手走了下來。
歸於鹹陽後,夏冬兒也是紅潤了不少,顯然是每日與心愛之人相伴,得到了愛情的滋潤。
“諸卿免禮。”
“今日是朕女兒大喜之日,無需拘束。”嬴政大笑著說道。
“陛下。”
“請。”
李斯上前引路。
府內。
高朋滿座。
皆是朝堂重臣。
一則是李斯乃是大秦右相的權位,位極人臣。
二則是此番李家迎娶的是當今嫡公主,而且始皇帝與帝後親臨於此。
每一個人都清楚,未來的李家會成為大秦僅次於王家的權貴大族。
在長輩一席高位。
嬴政與夏冬兒落座。
趙封夫妻則是居於側位。
李斯夫婦也是帶著喜色,矮了嬴政半階的位置落座。
婚宴進行中。
拜堂,拜天地。
華夏一族自古以來的傳統都是如此。
這一場婚宴極為宏大,比之昔日趙封迎娶王嫣時還要盛大很多。
對於自己這唯一的親妹妹出嫁,趙封自然是十分重視的。
婚宴結束後。
翌日!
大秦的眾多大臣則是悄然離開了鹹陽。
大秦五個大營上將軍已經攜天玄子鏡入軍中,將執行趙封的旨意,分化子鏡,讓大秦一百多萬銳士自天玄鏡領取武道功法。
大秦武道新時代,即將開啟。
除此外。
隨著九州州牧的人選確定,不過幾日,八個州牧從鹹陽離開,向著各自所管束的大州而去。
九州如今雖劃分,但一切都是百廢待興,需要他們施政治理。
大治之時,立功之時,誰也不想落後。
而且趙封的承諾,那鞭策讓他們所有人都無法忘卻。
時間逐漸的過去。
大秦國策施行進行著。
一個月過去。
兩個月過去。
隨著九州州牧就位,在州牧掌政下,一個個的郡守被敕封治理一郡,任用賢才,任用忠誠之臣。
有條不紊的施行著。
而三十六郡的郡守之位,在各州牧上奏後都是由趙封親自把關的,忠誠數值沒有達到70以上者,趙封自然是直接將之棄用了。
郡守乃是權位,隻有忠心之臣方可擔任。
可以說。
在趙封的乾預下。
整個大秦官場都迎來了一場大換血。
魏地。
地底暗室。
彙聚於此的六國餘孽臉色都是十分的凝重。
顯然。
這大半年以來他們過得並不是很好。
“都說說各自的情況吧。”
張良歎了一口氣,看著眾人問道。
“秦國已經將天下化為了九州三十六郡,對於天下掌控更甚。”
“而且對於銅鐵也的確是如昔日秦國宣告的一樣,加大了管製。”
“在各地城池內,所有鐵匠鋪都需要在秦國官府登記造冊,誰在鐵匠鋪購置民用鐵鍬等物都需要記錄,而且銅鐵買賣也行不通了,秦國已經將銅鐵作為管製,收歸於國有,私人根本不得售賣,鐵匠鋪所需銅鐵也必須在官府造冊後購置。”一個魏國人歎了一口氣道。
“不僅如此。”
“秦國不僅僅是管製銅鐵,甚至於昔日大戰之地的銅鐵都派人去收繳,全部銅鐵都送到了鹹陽。”
“每一批銅鐵運送都是有著秦軍護送,我們想要截取也根本沒有機會。”一個趙國人開口道。
“秦國如今愈發加大力度的針對,如今我們的銅鐵是用一點少一點,幾乎是沒有機會再補充了,想要鍛造戰甲,鍛造兵器,幾乎是沒有可能了。”一個燕國人道。
“子房。”
“這些兄弟所說的情況都是一樣的,我們諸國之地都是大同小異。”
“秦國對銅鐵的管製已經到了極致,或許就是為了讓我們無法擁兵。”
“你看該如何是好?”項梁看向了張良。
“為今之計,或許隻能與蠻夷交易銅鐵等物了。”張良思慮了一刻道。
“隻能與百越交易,至於北疆秦軍鎮守極為嚴密,很難運輸。”
“如今秦國加大了對天下的治理,以往支持吾等的那些富商也不敢太露頭了。”項梁說道。
“隻能從百越入手了。”張良點了點頭,一臉憂鬱。
“趙封又頒布了新的旨意了。”
“想必諸位也都知道了吧?”這時。
一個齊人開口道。
“於天下開設學宮,教化天下。”
“這該死的趙封。”
“他真的以為學宮那麼好開設?”
“這要做起來,他秦國絕對會被他拖垮了。”一個韓人冷嘲熱諷了一句。
顯然。
對於趙封於天下開設學宮之舉動非常的不滿。
他們原本都是諸國頂級的權貴,識文斷字是他們掌握的,可如今趙封於天下開設學宮,教化天下。
對於原本將識文斷字視為貴族權柄的他們自然是十分憤怒。
而且。
文字為傳承。
識文斷字則是可以識傳承。
趙封卻是將他們未來的後路都給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