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武道築基丹】一瓶。”????“賜開辟天玄鏡開辟【修煉空間】之權。”嬴政威聲說著。
浮於麵前的天玄鏡好似得到了號令,四道光暈向著韓非四人落去。
這也是來自高權限天玄鏡的賜予。
“謝陛下隆恩。”
“謝太子隆恩。”
聽到這賜予。
四人都是激動無比。
如若說世俗財帛,他們根本不會如此激動。
可現在賜予的是來源於太子,賜予修煉功法,賜予靈丹,還有天玄鏡神秘的修煉空間。
也就是說他們可以踏入修煉之路了。
而朝堂大殿的群臣也都充滿了向往之色。
“武道修煉功法。”
“長生之法。”
每一個大臣都是麵帶熱切,充滿了向往。
“諸卿或不知貢獻點有何用處。”
“孤在此告訴諸卿。”
“貢獻點,乃是未來吾大秦的趨勢。”
“可於天玄鏡流通。”
“天玄鏡修煉空間能夠幫助修煉者加快修煉,事半功倍。”
“開辟修煉空間後,天玄鏡也會消耗力量,唯有貢獻點才能夠維持修煉空間開辟。”
“修煉一日,十貢獻點。”
“修煉百日,則是一千貢獻點。”
“如今還隻是試行。”
“未來孤會賜予大秦文武開啟修煉
空間之權。”
“而貢獻點來源於歲俸,來源於寶物兌換,來源於戰功軍功。”
“孤已經製定了規矩。”
“在外,一金可兌換貢獻點100點。”
“如若是靈藥,寶物,有用之物,諸卿未來可以通過天玄鏡自行估價兌換貢獻點。”
“當然。”
“寶物可以兌換貢獻點,而貢獻點也將在大秦通用,”
“同樣的。”
“貢獻點也可以兌換大秦的錢,金。”
趙封對著群臣說道。
聽著此解釋。
群臣也都麵帶恍然之色。
所有人都明白。
未來天玄鏡的存在會成為大秦真正的依仗,未來大秦的一切都離不開天玄鏡。
同樣。
這也是嬴政父子穩固大秦,將大秦牢牢掌控在手的至寶。
貢獻點的存在就是流通的錢。
可以直接以貢獻點來折算歲俸發放,然後又可以貢獻點來換取錢財,食物,各種所需。
未來推行開來。
大秦財權儘數在大秦執掌。
“陛下,太子。”
“老臣倒是有一個想法。”
呂不韋帶著幾分思慮之色的站了出來。
“仲父請說。”嬴政微微一笑,目光之中也是透出了期待。
“天玄鏡乃是仙家神器,吾大秦定國至寶。”
“太子所定四項國策之所以能夠不到一載時間施行,天玄鏡功不可沒。”
“此神器讓吾大秦沒有地域之隔,更無傳訊之危。”
“而且此神器還能夠相隔萬裡進行傳送物品,縱然是糧草輜重,縱然是書籍冊錄,皆可傳之。”
“如今擬定貢獻點作為天玄鏡貨幣,他日也將成為吾大秦主流貨幣。”
“老臣以為,當設立一個專門執掌此貢獻點的職權,也是負責兌換易物的職權。”
“以貢獻點兌換錢財時,可將錢財交予,以寶物,金銀兌換貢獻點時,這職權也可以將寶物歸來收入國庫。”呂不韋想了想,大聲啟奏道。
聽到這。
趙封也不由得看向了呂不韋。
“不愧是呂不韋啊,舉一反三。”
“的確有大才。”趙封心底感慨道。
而此刻。
嬴政一笑:“仲父。”
“此事太子已然有所規劃了,並且這一支職權已經在組建,未來專門負責天下兌換貢獻點,以及貢獻點兌換諸事。”
“除此外。”
“吾大秦還將繼續推行天玄鏡。”
“如今是朝堂之上的大臣,還有九州三十六郡郡守之上的官吏才擁有天玄子鏡。”
“而今日之後。”
“將於吾大秦全境推行。”
“凡吾大秦官吏,無論京官還是地方官,無論官位高低,皆可得賜天玄子鏡。”
“地方縣丞,乃至於一村裡正,皆可得賜。”嬴政威聲說道。
此策。
在於大秦將天玄鏡利用到極致,掌天下。
“陛下聖明,太子聖明。”
“隻待吾大秦官吏皆有天玄鏡,吾大秦帝國職權再無任何阻礙。”
“六國餘孽將很難再有容身之地。”王翦大聲說道,一臉激動。
大秦疆域內。
裡正都可擁有天玄子鏡。
這就可以毫無阻礙的傳遞消息。
如若發現了行蹤不明的陌生人,可直接上稟地方的縣丞,可調動縣兵前來。
如此一來。
大秦天下徹底成為了以鹹陽為中心的無縫帝國。
嬴政與趙封居於鹹陽,掌天下。
此!
也是推行天玄鏡的關鍵所在。
“於官府徹底推行隻是第一步。”
“最後一步就在於在整個大秦推廣,天玄鏡也將成為吾大秦子民之身份憑證。”趙封笑了笑,看著朝堂群臣。
“太子聖明。”
“以天玄鏡作為身份憑證,吾大秦子民可憑借籍貫,可憑借官府錄冊身份而領。”
“往後入城皆需天玄鏡,一旦沒有天玄鏡作為身份憑證,那要麼是隱於山林的山匪惡徒,要麼就是六國餘孽,他國細作。”
“如此一來,吾大秦就可完全執掌神州,再無亂象。”韓非發出了一聲驚歎。
“陛下聖明。”
“太子聖明。”
滿朝文武紛紛齊聲高呼。
“王卿。”
“軍中如何了?”趙封看向了王翦。
“回稟太子。”
“五大營已經完全推行天玄鏡,並且太子賜予基礎武道功法已經授予全軍銳士,如今全軍習武,軍力暴漲。”王翦立刻激動回道。
“恩。”
趙封點了點頭,又看向了李斯:“學宮如何了?”
“回太子。”
“九州學宮皆在興建,國庫損耗極大。”
“曆時半載,縣城學宮皆已經建成,隻待陛下與太子聖旨,學宮隨時可迎大秦適齡子民入學。”李斯立刻回道。
“百家之師安頓如何了?”趙封又問道。
隨著當初招賢令一出。
天下各處有不少百家之人來到了鹹陽求取機會。
對於這些人才。
最開始是讓李斯作為篩選,然後就是趙封親自坐鎮。
隻要有一技之長的百家之人,趙封皆是用之。
畢竟他要的大秦是百家爭鳴的大爭之世,而不是獨尊一家。
當然。
當初要啟用百家時,趙封曾單獨召見了淳於越。
不為其他。
雖然後世的儒家臭毛病很多,但如今還是有不少可取的,就比如忠君。
這一個思想是趙封想要的。
之所以開設學宮教化萬民,所謂開民智之言是對外,實則是為大秦培養無數人才效力,而忠於大秦就是根本所在,儒家這一點就是可取。
在趙封的安排下。
在淳於越的調度下,召集儒生,分於天下各學宮,自縣城學宮開始,儒隻需要教導一點,忠君,這是關鍵。
為了讓儒家迎來昌盛,淳於越也很是果斷的將儒家以後的根本與皇權綁定一起,儒,等於忠君,教導天下學子忠君。
而隱藏在暗中的張良所想也並沒有錯。
學宮開設除了是為大秦培養人才外,還是肩負著教化諸國百姓為根本。
再過幾年。
隨著大秦國策完全推進,學宮教化。
諸國百姓都不會再懷念故國,皆是成為大秦子民。
這是從根本意義上的陽謀。
無解之陽謀。
那些隱藏在暗中的六國餘孽也隻能乾看著,彆無他法。
甚至可以說。
他們是眼睜睜的看著他們的希望一步步的消亡,最終他們也將成為曆史的塵埃,徹底淪為不複。
“請太子放心。”
“百家人才皆已經安頓九州各處。”
“除了儒學在縣,郡,州三級學宮皆有老師,其餘百家則是在郡,州安頓。”
“未來縣城學宮入郡學宮之後,可由學子自行選擇研學哪一家。”李斯立刻說道。
“既縣城學宮已經全部修建完畢。”
“那便傳旨。”
“大秦九州三十六郡,適齡學子可入學宮報名入學,識文斷字。”
“除此外。”
“縣城學宮雖是兩載為期,但如若有學子能夠脫穎而出,可提前進行考校,一載為期,通過者可入郡城學宮研學。”趙封思索一刻,當即道。
畢竟如今郡城與州府學宮還是空置的,還是需要逐步有學子入學才行。
“太子聖明。”滿朝文武齊聲高呼。
“學宮之事就此定下了。”
“四項國策也已經穩步推行。”
“接下來。”
“孤有一國策,將於吾大秦天下施行。”
“阻擋者,殺!”
趙封神情變得無比嚴肅。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