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麵後宮佳麗三千,膝下兒女成群,可背地裡,三千佳麗各懷心思,膝下子女都恨不得他早點死……想想這日子,著實沒什麼讓人羨慕的,也難怪短短幾個月不見,老皇帝看著老了十歲不止。
楚瑄把完了脈,看到老皇帝詢問的眼神,他也隻能勸他想開點,不要太過多思多慮。
其實他是想勸他不要和那個吃人不吐骨頭的位置死磕,省的消耗陽壽,奈何這個節骨眼兒上,要是讓老皇帝懷疑他收了哪個兒子的錢,要把他一起砍了,那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楚瑄不好多說,隻是開了個安神的方子,至少能讓老皇帝晚上睡的好些。
正在楚瑄打算收拾東西走人的時候,老皇帝突然開口了,“楚神醫,這次瘟疫多虧你救了安國數十城百姓,不知你可有什麼想要的獎賞?”
楚瑄轉頭,見老皇帝正灼灼地看著他。
楚瑄想了想,老皇帝手段了得,在得知自己兒子想害他性命之後,飛快的布局,直接把幾個心懷不軌的兒子全給端了。
現在再想想,老皇帝能在這種關鍵的時候讓閔大將軍出來引領軍隊控製京都局勢,那對閔大將軍的信任那是毋庸置疑的。
可笑的是,整個京都就連三歲稚童都知道老皇帝忌憚閔大將軍功高震主,所以削奪他的軍權,提拔竇雁青來架空他。
如此心計,如此布局,說他沒在當初救援隊伍裡安插人手,傻子都不會信。
而為了救人,楚瑄這段時間暴露出來的東西實在太多。
不得不說,這次他前往京都,就是想看一看老皇帝的態度。
畢竟麵對怪力論神的東西,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
若是老皇帝想要殺他,說不得他就要帶著媳婦兒和老丈人往山溝裡躲了。
好在,看老皇帝現在的態度,是不準備動手了。
楚瑄笑了笑,“獎賞就不用了,陛下要是有心,可以在城鎮裡為我搭一座小廟。彆的不說,有小廟的地方,瘟疫這種東西是絕對盛行不起來的。”
聽到楚瑄的話,老皇帝眸子微微閃動了兩下。
他的線人遍布天下,自是知道在十數座瘟疫感染的城池之中,有那麼兩座夾雜中間並未感染瘟疫的城池。
十分巧合的是,這兩座城池裡都供奉著神醫的廟宇,所在城池裡的人都說,這是神醫菩薩在保佑他們。
而這神醫菩薩,正是麵前之人傳播出去的。
再加上這段時間各座瘟疫之城傳播而出的各種靈異之事,有些東西,由不得他這個做皇帝的不相信。
仔細想想,這人雖然來曆神秘,但對安國並未有任何壞心思,反而每每在百姓危難之中出手相助。雖說手段有些駭人聽聞,但結果卻是好的。
作為一個皇帝,他從來不看過程,隻看結果。
隻要這人不妨礙國家,對百姓抱著足夠的善意,給他一座寺廟又如何?
老皇帝站起身,衝楚瑄行了一禮,“仙家高義,佑我安國百姓安康,以後神醫廟就是吾國神廟,定會修建至安國每座城池,讓百姓日日香火供奉。”
“這到不必。”楚瑄擺擺手,“供奉什麼的,心誠則靈。”
老皇帝一聽,若有所悟,“那,朕讓人把仙家事跡撰寫成冊,由說書先生向百姓解說?”
楚瑄頓時一喜,麵上卻還端著幾分矜持,“那就有勞陛下了。”
一個月之後,無數個拎著話本的太監從宮裡急急走出,然後奔向四方。
大家都十分好奇,不知道這些人是乾嘛去的。
可能是這些太監根本就沒想著保密,一本本帶著各種神異色彩的《神醫傳》就這麼流傳了出去,然後迅速的在整個京都流傳起來。
皇帝親自授意,京都最有名的幾個話本寫手著筆,一個心懷天下救苦救難的神醫就這麼躍然紙上。
而除了救人性命,此神醫還對抓妖除魔非常有一手,連那隻樹妖大王,也是在神醫菩薩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拿下的。
這話本傳到當初“妖大王”降臨的那幾座城之後,說書先生差點沒被“妖大王”的信徒給打死。
那說書先生還算機靈,迅速地改了改話本,把妖大王被打服,變成妖大王被神醫菩薩感動,主動幫忙救治百姓,最後成了神醫菩薩的摯友。
為此,這幾座城池裡在建設神醫廟時,廟裡除了神醫菩薩外,額外還多了一座雕像。
這樣的情況,老皇帝自然是要支會楚瑄一聲的。
楚瑄一聽,頓時心裡一動,乾脆讓人把妖大王的樣子,按竇酥的模樣來豎。
從此之後,但凡是有身影菩薩的地方,那旁邊必定站著另外一個雕塑。
有人說那是神醫菩薩的摯友,又有人說那是神醫菩薩的摯愛,眾說紛紜,卻不會影響他們永遠的不離不棄。
--------------------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就到這裡了……每次快完結的時候,拖延症都會發作……
後麵再來幾個日常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