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孫定到來(1 / 2)

一晃,時間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月,在高衡的授意下,卜彌格等人進入了諒山府,高衡組織數百戰俘為卜彌格等人修建教堂,地址就選在諒山府。戰俘們是不需要工錢的,所以修建教堂的成本大大縮減,看著教堂一點點蓋起,卜彌格等人的心裡彆提有多高興了,他們也鼓足乾勁,將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新式火銃的研製工作當中去。

相對於大明的工匠,這些西洋傳教士有個比較明顯的優點,就是他們不僅掌握一些武器製造的原理,而且自身的動手能力也很強,可以說是能文能武。

進入脫縣之後,高衡立刻將脫縣原有的工匠們召集起來,給他們隆重介紹了幾位傳教士,並且讓程平帶著原有的工匠加入他們的隊伍,集思廣益。

僑民們對這些西洋人倒沒有什麼抵觸,在安南也不是沒見過洋人,加上這群人看起來比較友善,又是將軍帶回來的,所以大家很自然就打成了一片,卜彌格和南懷仁也很高興,誰都知道,武器研製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需要不斷的試驗和試製,沒有人力資源的支撐是肯定不行的,程平他們等人正好彌補了這個空白,卜彌格有了更多人手,研究起來事半功倍。

就在傳教士們加緊研製燧發銃的時候,高衡卻正在會見一個來自大明的客人。

諒山府府衙之中,一名文官正坐在高衡的下首,此人不是彆人,正是方震孺麾下幕僚孫定。數日前,從鎮南關來的特使總算是跟高衡取得了聯係。

一個多月前,方震孺授意鎮南關應該派人去聯係高衡,但是因為高衡和鄭氏朝廷激戰正酣,整個安南北部都處於戰爭狀態,各方的神經都是緊繃,所以派出去的塘馬很難進入安南境內,知道高衡擊敗了鄭軍,取得了整個諒山府的土地,安南軍全部撤出,大明和安南的邊界才完全放開。

現在,在鎮南關和鄭氏之間,隔了一個興華軍的防區,等於鎮南關已經不直接和安南接壤了,所以塘馬在發現巡防的部隊換人了之後,才順利進入了興華軍的地盤。

見到高衡之後,高衡便讓其回去複命,塘馬帶回去的消息讓鎮南關和整個廣西的文官武將都是一片震動,誰能想到,當日一個小小的,連編製都沒有的小旗官,竟然乾出了如此驚天動地的大事。

本來方震孺在回去之後,就一直關注著鎮南關的消息,他也知道,高衡這一股勢力如果能在安南北部紮根,將會對整個西南局勢產生多大的影響,所以每隔幾天,他就會派人來問,當塘馬回去將高衡已經拿下諒山府作為根據地的消息傳回去之後,方震孺坐不住了,他因為公務繁忙不能親自前往,便立刻讓孫定動身,先替自己跑一趟。

孫定這才一路來到了脫縣,到諒山府城的時候,他才驚訝地發現,城頭早就變換了大王旗,興華軍的旗幟顯得如此耀眼。

“興華軍?”正當孫定還在疑惑的時候,高衡派來的人已經在城外迎接他了,隨即將其接到城中,府衙已經被高衡征用,變成了新的軍衙。脫縣雖然是興華軍最早的起家之地,但是麵積太小,資源也不充足,跟諒山府的情況比起來還是有雲泥之彆,既然已經有了諒山府,將這裡作為中樞還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興華軍的指揮機構便從脫縣直接搬到了諒山府,並且高衡還動員民眾遷徙,雖然大家這幾個月以來不斷在搬家,但是能去更加舒適的諒山府居住,眾人還是非常心動的,諒山府比縣城要大得多,容納五到十萬人不是問題。

隻不過現在高衡的總人口隻有五萬多,所以先期安排兩萬居民進入諒山府居住,脫縣和上文州保持一萬多人的規模,還有少量做生意的民眾願意前往新安港謀生,這樣高衡的基本盤就有了一府四縣,隻是人口還遠遠不足,需要不斷填充才行。

孫定進入城中的時候,高衡正在和成子龍還有景昭等人議事,談論的就是目前興華軍掌握的資金情況。

多次戰爭之後,興華軍通過找安南人要贖金還有戰場上的繳獲以及黎皇等人的資助,弄到了不少銀子和糧食,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和分配之後,目前府庫還有不少結餘。

“軍師,後勤的情況你比較熟悉,府庫現在結餘多少?”高衡問道。

“將軍,目前府庫當中金銀財寶等等全部折合成現銀,大約是五十萬兩,糧食十萬石。”成子龍回答道。

高衡點了點頭,這些金銀糧食看起來不少,但是真正使用起來,很短的時間就會消耗殆儘。高衡道:“這些東西都是儲備,從長遠來看,還需要自食其力才行。”

景昭立刻道:“將軍,我們對諒山府府衙的材料進行了梳理,其中有一份耕地數量的記載在這裡,您可以看看。”

景昭遞上了一個有些發黃的本子,高衡打開一看,果然寫明了各縣擁有的耕地數量,他直接翻到了最後一頁,最後倒是有個總和,諒山府目前的耕地總麵積有近五十萬畝。

安南這地方有一點好,氣候適宜,一般來說糧食是一年兩熟,但是在安南,輕輕鬆鬆就能做到一年三熟,所以安南人大部分都從事農業,水稻的種植非常普及。

隻不過諒山府的地理位置不是特彆好,還有大量的耕地沒有被開發出來,但是五十萬畝土地依然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對於這個,高衡略微有些了解,在後世的時候他也是農民的兒子,後世,華夏土地畝產千斤是很隨意的事情,基本上也就相當於近十石糧食,但是在明清時期,畝產並沒有那麼多,基本上在五石以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