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藝珍寧願開車遠一點,也要去安靜一些的地方。
而羅紀對於吃東西並不算挑剔,隻是因為晚上還有活動,所以提議吃一些清淡的東西。要不然就算刷過牙,嘴裡還是可能會有味道,影響感覺。
這樣的話,就這麼直接說出來了,一點沒有廉恥心。羅紀說完還看了看孫藝珍。
在這樣的關係裡,孫藝珍顯然適應的更快。她無視了羅紀的目光,隻是點點頭:“嗯,你說得對。看來你也是很有經驗的啊,之前談過多少個女朋友?”
羅紀搖搖頭:“沒談過。”
“你覺得我會信?”孫藝珍也是笑了。
“雖然沒談過,但是接觸過很多,這樣應該比談戀愛,還更讓人成熟吧。”羅紀並不忌諱自己曾經有過的紙醉金迷。
那時候剛出國,麵對資本主義的精神陷阱,確實有些沉迷。這種事可不局限於留學生,隻要是上過大學的人,都會經曆這個浮誇的過程。
孫藝珍對於羅紀的過往,並沒有那麼感興趣。她是一個極度務實的人,不是說性格如此,隻是工作的時間久了,很多年少輕狂的性格早就沒有了。
這些年來,其實孫藝珍也不算寂寞。也認識過幾個不錯的對象,可稍稍交往,總有各種各樣不適應的地方。
找個弟弟,可能感覺上很好,可有時候真的更幼稚。孫藝珍認識的幾個圈內人,找了一個小男友,結果勞心勞力,快變成了保姆。
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看的太多了,所以孫藝珍從來對年下男都不感興趣。羅紀確實是一個例外,因為羅紀的性格真的不像是弟弟。
所以孫藝珍總覺得自己撿到寶了,有弟弟一樣的年齡和體魄,卻還能和自己心平氣和的聊聊工作生活上的事情,慰藉心靈,緩解壓力。說句難聽的,讓孫藝珍每個月給羅紀點錢,她都覺得值。
一旦說起過往,男人似乎總喜歡滔滔不絕。但羅紀總是三緘其口,比點到為止還遮掩一點。可要是真的打破砂鍋問到底,竟然也不過一些皮毛碎片的小事情。
隻能說羅紀不是在裝神秘,而是真的懶得說。可這樣的性格,恰恰是孫藝珍喜歡的。不浮誇,很內斂。
孫藝珍開著車,問道:“你沒有什麼想問的嗎?”
羅紀反問道:“問什麼?”
“你好像對於我的事情,從來都不好奇。雖然把握尺度感確實很好,可要是真的這麼相敬如賓的待著,嗬嗬,也就是我不在意這些,換成彆人怕是早就生氣了。”孫藝珍微微一笑。
羅紀在這一刻,忽然有些煩。
孫藝珍這樣的就很沒道理,之前說好掌握尺度,隻是情人關係的話,也是她說的。現在又想多索取關心,覺得羅紀太相敬如賓。此時說著這樣提點的話,也隻是在引導羅紀,成為她更喜歡的樣子。
羅紀明白是怎麼回事,心中不悅,但也不會因為這種事非要表明立場。最後隻是撫平內心的煩躁,不鹹不淡的說道:“不告而取謂之竊。這裡包括財物,也包括信息。在法律上也會這麼算的。你的消息,我還是少打探吧。你不是應該需要更多安全感嗎?”
孫藝珍聽出了羅紀的話外之音,她也想起了自己說過的話,心中撇撇嘴。
情況不一樣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