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少了。20%呢!”小強說,“難道就我一個人少了?不是吧?”
我看看曉蓉:“你來解釋一下吧!這年頭,居然還有小強這樣的想法?”
曉蓉也笑了:“小強,不用打個人所得稅啊?20%呢!這個稅,我們可避免不了的。或者說,沒有必要去避吧?”
小強這才反應過來:“哦哦哦,這稅啊…”
我對曉蓉說:“曉蓉,你得製作一份相應的財務指南,不然再出現這樣的事兒,說不過去!居然還有小強你這樣的想法,說明什麼?說明你在某些財務知識方麵還是缺乏的,要補強!不然要你負責飛機主題區,我還是擔心掛一漏萬。”我轉過去,順便塞了一顆溫柔式的話語軟糖安慰小強,“但是,至少你是將疑惑說了出來,這點很好,不會悶葫蘆。好了,沒其他了嗎?那就散會。”
所謂的散會,人還是沒挪窩的,隻是不再集中討論一些話題而已。剩下的,就是各個項目的的操作時間確定了。既然有項目負責人,我直接找人就成。我放心,畢竟這些項目的設計總綱已經確定了,誰負責也是在這範圍內調整,不會出現某些現任不理前任的事那樣荒唐的行徑,---這也是私營企業的一種好,就是彆人說的船小好調頭,某種程度上就是一言堂的意思,從前我是很反感“一言堂”這種方式的,可是一旦自己置身其中必須殺伐果斷的時候,這種在責任上舍我其誰的做法,隻有自己或是說加上股東門共同承擔時候,優勢就顯現出來了:錯了,我林凡自己承擔責任和損失,下屬該發的工資不會少;對了,因此帶來的利益,也是舍我其誰且理所當然的享受了去。這種或大落或大起的結果,相當刺激。這個時候,我才終於明白過來為什麼有些人寧願不要安穩的飯碗都要自己出來闖蕩一番不枉此生,畢竟人一生就那麼長,在現實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你可以選擇,主動也好,被動也罷,始終還是要往前走的。
我,屬於被動式的,對了,一往無前;錯了,幾乎就是萬劫不複。哪有那些自傳裡說的這麼輕鬆,說大不了就去送外賣或者擺攤子好了。嗬嗬,我昨天才看到新聞說一個500強的副總下崗了,然後送外賣,收入不可同日而語,然後還說能通過送外賣再次接觸一些高層,也許有可能回到從前。我看到這裡就笑了,我的笑,不是那種嘲笑或譏笑,而是覺得如果這段話隻是采訪者自己說出來的而不是當事人的真心想法,那沒什麼,如果是當事人的想法呢,那隻能說是他還沒有完全擺正自己的位置了,自己已經將送外賣作為自己最低的下限時,居然還想著要回到從前那種榮光位置,這種極大的落差至少是在當下來說,等同你花2元買彩票中個500萬。我的看法是,既然你在現在這個位置了,而這個位置是你無奈隻是解決目前之困的,那就好好的乾著而不是剛乾著就說要怎樣。定個目標本身沒錯,還要超越從前最榮光時也沒錯,但我從頭到尾都沒看到說當事人是因為什麼原因而下崗的,這一點最為致命。人的自知之明,在於了解自己的短板而不是最優的那一點,隻有這樣才能立足當下。都已經逐漸遠離了最榮光的時候,不立足當下超越當下,夢想重回最榮光的歲月,不是沒有可能,但卻是給自己額外增加了難度。
想到這裡,我突然也很慶幸當初我被動下崗離職時候心裡沒有類似的想法,隻是想著將這個項目搞一搞,看看能不能搞起來,即便現在搞起來了,也沒想過要整個項目就給賣了,從一開始到現在,就是一心一意。唯一沒有一心一意的,就想過,萬一失敗了,我個人沒什麼,總不要禍及妻兒吧?在這事上,我是想過不少時間,最後發現,如果要做這種萬一失敗了不禍及妻兒的計劃,那麼從項目一開始就該做這種隔離操作而不是現在運作起來了才做這事,太遲啦!比如說夫妻離婚,財產信托或者用一大筆錢給妻兒老小買上某種保險,在這種隔離操作都做好了的情況下,萬一失敗了,債主上門也沒啥鳥用,所有事情都是我林凡一個擔待著,而妻兒老小呢,不受影響。現在?夫妻共同財產啊,受益是共同的,那麼損失啊,債務啊也一樣擔待的。
萬幸,我當時沒有這種意識,如果有,那麼我對這個項目就不是一心一意了,而心猿意馬的,能做好什麼?而現在再做這個隔離,時間上是遲到了的,最主要的事,就是因為當初我對這種操作的忽略,反而才讓我能一心一意的向前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