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童將小蟻帶進豢龍氏的禪房。小蟻從道童的袖中爬出,落地之後是叩首一拜,道:“南儋小蟻拜見先生。”豢龍氏緩緩的睜開眼睛,道:“聽聞你是一隻不簡單的螞蟻,說吧,你為何來拜師?” 小蟻道:“小蟻曾聽聞先師孔子來周都向老子問道,今小蟻要像先師一樣,辦私學,講夫子之仁義。拜先生為師,學得大道傳揚天下,讓世蟲以禮行事,不知何為大道,特來拜之。”豢龍氏道:“有道即無道,論這天下失道久矣,才有你來尋道。終使你尋到了大道,又有誰會聽你的呢?這不是你的本意,先回去吧,等你想好了後再來拜我為師吧。”說完便起身走進內房,留得小蟻一隻螞蟻站於大堂之中,苦思冥想,難道這不是它真實的想法嗎?還是自己的誠意不夠,站了很久之後方才離去,回於茅廬之中。
道童進入問道:“師父,你借此打發了它,也許不會再來了吧。”豢龍氏卻不以為然,道:“不,這隻螞蟻非一般之螞蟻,它尊孔丘為先師,和孔丘一樣有著超出常人的意誌力,為師想這隻螞蟻也是一樣的,所以貧道相信它還會再來。”
小蟻呆在草廬之中,已是一天未出了。它一直在想豢龍氏的後人對它說的這些話,即使你尋到了大道,又有誰會聽你的呢?至周室東遷之後,大權旁落,諸侯相互征伐,為了天下之霸業而不擇手段,誰會想到先賢之道呢?禮崩樂壞,天下大亂,失道久矣,於是乎想到了君王,一切想通之後如同撥雲見天日。走出草廬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下來,時有微風拂麵。搖曳的樹枝。小蟻站於草廬之前,閉上眼睛去感受一下微風的輕撫,吹動它頭頂之上的兩個觸須。小蟻再次走進草廬,坐於幾案之前,看著放於幾案之上的油燈而發呆。它要像孔丘一樣,開始寫《春秋》一書,這有可能就是蟲界的一部《春秋》。厚重的史書,打開竹簡,根據它在周室的藏書閣所整理出來的書籍和孔丘所寫的春秋相結合,命名為《趙氏春秋》。從王室東遷至三家分晉,記錄這一階段的政治、軍事、外交即其戰爭,借助古蟲古事來評論,尋求天下之大道。它這是埋頭寫了一整夜,待到寫到晉史之時,天亮開了。小蟻抬頭望去,感歎的道:“不知不覺的,這天啊又亮了。”
小蟻走出,站於山崖之上,去看日出。天邊那金色線,雲海已經嫋嫋上升。眨眼之間,這太陽啊!千嬌百媚,天空越是金黃。遠處的群山之間有霧氣忽隱忽現,這似夢似幻的世界,潔白的雲霧癡纏於山腰。在這千呼萬喚之中,太陽浮現於雲層之上,露出嬌羞的臉。
小蟻離開山崖,向伏牛山上的道觀走去。誰知這豢龍氏坐於磐石之上,等待小蟻的到來。小蟻望向坐於磐石之上的豢龍氏,叩首一拜,道:“先生。”豢龍氏笑道:“小蟻啊!貧道已在這裡等候你多時了。”小蟻自責的道:“恕小蟻無禮,讓先生久等了。”豢龍氏俯視磐石之下的小蟻,笑道:“小蟻,你是一隻知禮的螞蟻。”隨後又是一聲感歎。 小蟻問道:“不知先生感歎什麼?”豢龍氏又問道:“小蟻可知為何拜我為師了吧。”小蟻答道:“周室東遷,天下大亂,禮崩樂壞。我拜周都樂師師盛為師學習音樂,拜夢中的夫子為師學習禮,拜您為師學習您的大道,學習遊說之士去遊說君王,施行德政,以護國安民,以夫子之大同,先生之大道匡扶天下。”豢龍氏道:“你這是為何?”小蟻答道:“讓天下的君王以禮治國,行先生之大道,任賢與能,使天下之百姓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複之正統。”豢龍氏問道:“何為正統?”小蟻答道:“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矣。所謂之正統,無非禮樂也,以此匡扶天下,百姓歸服,則天下一統。久無戰事,百姓安居樂業。以仁義教化萬民,以刑法懲治罪惡。對外伐之不義,扶之弱小,則四海賓服,開八荒之地,讓四方朝賀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彰顯我華夏之盛世。”豢龍氏道:“講的好呀,但是你的大道太過於深奧了,這些君王未必能理解你的大道,若是你像那些遊說之士去遊說君王,像它們一樣不擇手段謀取更高的權力,最終成為這些君王征伐諸國的棋子,無用之後棄之。棋子在各諸侯國君王的手中是可以放棄的,那麼你的這些做法豈不是違背了孔丘的意願,與孔丘所宣揚的仁義道德豈不是大相徑庭了嗎?之後你又該何為呢?看來你還是沒有明白你此次拜師之意圖,這不是你最真實的想法。小蟻啊!你還是回去吧,想清除之後再來拜我為師。”小蟻躬身行禮,道:“先生。”退後幾步轉身離去,豢龍氏起身望向小蟻離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