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楚國大疫(2 / 2)

群雄爭霸之蟻王 仲仙 4110 字 6個月前

夜半,突感下腹不適,輾轉不眠,時而起身嘔吐,滾下床榻,全身抽搐,口吐白沫,與淩晨死去。天漸漸的亮開,一個兵卒闖入屈直的營帳,急道:“大蟲,禦醫景大蟲與昨夜病逝了。”屈直起身道:“什麼?”又呆坐下來,稍後又走出營帳。陽雛隨後走出營帳,問道:“大蟲,發生什麼事了?”屈直麵露悲傷的表情,哽咽了半響才道:“禦醫景德與昨天夜病逝。”老者也是跟隨在後走出營帳,進入禦醫景德的營帳。見景德的屍體平躺於榻前,旁邊還有很多的嘔吐物。老者見狀急道:“不好,它這是感染了霍亂。”頓時捂住口鼻。叫進一個士兵將景德的屍體抬出去,架於柴火之上燒掉。室內撒些石灰消毒,而後熏嘉草防疫。

百姓家家都在焚嘉草、艾草或是莽草,熏燎室屋,門道還有野外場所,疫情很快被控製下來,漸漸的,百姓的生活恢複正常。老者走出道:“疫病已經控製下來,看來是要離開的時候了。”楚國的令尹走出道:“老先生就留在楚國吧,我想楚國的百姓還需要老先生。”老者道:“我的去意已決,大蟲就不必強留了。”退後幾步拱手於前,道:“告辭!”陽雛走上問道:“老先生這是前往何方?”老者答道:“蜀地成都,因為先父之墓還在成都。”拱手於前道:“告辭!”陽雛拱手於前道:“後會有期。”上身後的馬車,駕車離去。一天後開始放糧,與楚國之百姓共同度過災荒之年。

這日,陽雛與楚國的令尹走出欽差行轅,在欽差衛隊的護衛之下返回楚國的都城壽春。在它們出城之時,有百姓夾道迎送。這些百姓聚集於城外,等待它們出城。楚國的令尹與趙使陽雛駕車出城。這些百姓都迎上,跪下呼道:“青天大老爺。”楚國令尹與趙使陽雛探出頭來揮手,從它們身前緩緩而過,奔向楚國的都城壽春。

它們沿漢江而去,經過漢北地區。它們停下來遙望這漢江水。漢江,又稱漢水,為長江最大的一條支流,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帶河均在秦嶺南麓陝西寧強縣境內,流經沔縣稱沔水,東流至漢中又稱漢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稱滄浪水,襄陽以下彆名襄江或襄水。漢江可以說是長江最長的支流,在曆史占據重要的地位,與長江、淮河、黃河並列,合稱江淮河漢。滾滾的江水向東流,其奔流不息,正如長江與黃河,代表我華夏子孫延續千年不息,萬古長存,福澤子孫萬代。正如後世有詩雲,“溶溶漾漾白鷗飛,綠淨春深好染衣。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長送釣船歸。”

遙想當年,它的兄長屈平就是流放在漢北地區。時有細雨如綿,途徑湖北秭歸這個地方,它的兄長屈平也許是受到三閭大夫屈原的影響,忠心於楚王室,才華卓著,同樣也和屈原的遭遇是一樣的,流放到漢北地區,而後屈死在這個地方。後為它的兄長平反,墓地遷到秭歸的鳳凰山之下。昨夜又聞穿林打葉聲。今天它們徒步而行,沿小路而上。周圍都是綠蔭茂盛。它們沿石碣而上,站於兄長屈平之墓前,其旁有一個高大的墓,那就是三閭大夫屈原之墓。屈平從小就以三閭大夫屈原為榜樣,可以說屈原在它的心中是神的存在,旁有屈原相伴,它是可以欣慰了。

楚王聽聞它們快要到楚國的都城壽春了,攜文武百官出城迎接。楚王和百官站於城樓之上眺望而去,焦急的等待之中。令尹在欽差衛隊的護衛之下到達楚國的都城壽春,停於城前。走下站立拱手向上道:“大王,我楚國之百姓安平。”隨後又跪下道:“吾王萬年,楚國萬年無期。”楚王站於城樓之上,周圍的大臣與城下的護衛大軍都跪下呼道:“吾王萬年,楚國萬年。”楚王平展雙臂道:“承蒙上天眷顧,楚國之辛甚,楚國之子民辛甚。”而後走下站於屈直與陽雛的身前,道:“令尹、趙使,請平身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