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焚書之難(1 / 2)

群雄爭霸之蟻王 仲仙 3950 字 5個月前

秦相李克道:“令史昌,皇帝的詔書下來了,升遷你為遷陵縣令。”令史昌叩謝道:“多謝相國的栽培。”秦相李克道:“治理好遷陵的百姓,遷陵縣就交給你了,希望你能在遷陵縣有所功績,我才好在陛下麵前為你說話,你可明白我的意思?”令史昌道:“下官明白了。”秦相李克注視著眼前的令史昌,緩緩的點頭道:“好,你先下去吧。”令史昌退出官舍。

在趙地邯鄲,私學之風盛行,門派林立,傳播各種學說,如同戰國末年的百家爭鳴,更有的學者抨擊朝政,不遵守朝廷的律令,肆意妄為。

秦相李克入章台宮拜見始皇帝,叩拜道:“陛下。”始皇帝抬眼道:“是相國啊!請平身吧。”秦相李克這才起身道:“謝陛下。”始皇帝道:“請坐吧。”秦相李克坐於一旁道:“陛下,自我大秦統一六國之後,私學之風盛行,在民間有的自稱夫子,其門下弟子上千。百姓不務正業,商蟲不經營,都去聽它們講學,久之恐對我大秦不利。”始皇帝將手重重的在幾案之上一拍,道:“焚燒這些所為的雜七雜八的書籍,什麼經史子集不留。種植、醫農等實用的書籍對我大秦是有利的,這些書籍還是保留下來,有借此抨擊朝政者重罪論處,無需上奏。”之後,始皇帝采納秦相李克的諫言,下達焚書令。

在邯鄲,趙夫子如往常一樣在園中給弟子講學。趙夫子盤坐於幾案之前,屏風之上掛有趙主父的遺像。趙夫子麵向趙主父的遺像,深深的鞠躬行儒家的禮儀,身後的弟子也是躬身一拜。趙夫子在講學之前是要拜趙主父的,天下所有的儒生都是趙主父的弟子,因為趙主父是它們心中的聖蟲,賢明的君王,就像人類的孔子、文王。趙夫子轉身道:“你們請坐吧。”它的弟子麵向趙夫子是叩首一拜,隨後便坐下。

趙夫子坐下之後開始講學。趙主父道:“今天我要向大家講易。”一個學生站立而起,叩首行禮之後又問道:“夫子,什麼是易呢?”趙夫子講道:“易不僅僅是一個字,它蘊含著宇宙與萬物的變化的深刻理解,自己對永恒真理的追求。據我對易的理解,有簡易、變易、不易、交易、道德品質、天命之謂性這幾個部分。那麼什麼是簡易呢?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有其簡化的模式或規律,可以通過簡單的原則來理解和解釋,這也許就是易的核心;其二就是變易,宇宙與萬物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儘管它們變化複雜,但存在一定的規律和模式,因為萬變不離其宗。占卜之中的卦象可揭示變化之中的規律,從萬變之中找出唯一一個不變的永恒,去適應和應對變化;不易:儘管萬事萬物都在變化,變化也是普遍的,但是真理是永恒的,如陰陽之轉換。”其中一個弟子起身道:“曾經趙主父從南海來到中原,受困於琅琊,也許主父追求的就是這個真理吧。”趙夫子道:“趙主父心懷天下,為我趙國之聖君。它深知民生之疾苦,在趙施行親民的政治,深得天下百姓的擁護,其它的諸侯國都願意臣服它,以一己之力打敗秦國,率六國之兵北上征服異邦,我趙國之國力達到鼎盛。尊周天子為天下聖主,複周禮,讓百姓懂得什麼是禮,以禮而行不亂為,此乃強國富民的道理吧。我曾聽聞趙主父在南儋部洲是相國,輔助南君統一南海諸島,可謂是位高權重。趙主父為了追求真理 ,曾多次在夢中拜孔子為師,實現天下歸仁,遠渡大洋來到齊國,從齊國來到趙國,在趙國的漳水受困,在極度饑餓之時乃然不能使它屈服,在破廟之中認識子文與子正,子文與子正是它第一個弟子,開始它的講學生涯,周遊列國,不能受到國君的器重,權臣害怕它,排擠它,困於琅琊,失去它最心愛的弟子子文,這對它的打擊是前所未有的。在困境麵前它依然堅守自己的操守,堅守遠大的誌向不降低它對君子的向往,對品德的追求。”一個弟子問道:“何為君子?”趙夫子道:“溫潤如玉,乃謙謙之君子。趙主父曾對它弟子這樣言道,君子不妄為,動必有道;君子不徒語,語必有理;君子不苟求,求必有義;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為君子者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濕,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怠思難,見得思義,是君子與小蟲之彆也,是以君子坦蕩蕩,小蟲常戚戚也。”還有弟子起身問道:“夫子,何為交易,道德與天命呢?”趙夫子則笑了,言道:“更夫,你問的好啊!交易乃行為是也,用占卜來預測商品的交換為之交易,當然應具備道德與修養,禪悟天地之道,天地與之相通,萬物與之合,此乃天命之所謂也。”隨後趙夫子起身道:“好,今天就講到這裡了,你們都回去吧。”它的弟子都起身叩首行禮,退去。

趙夫子望著它們離去的身影,進入屋中,望著書架之上的書籍,道:“這可是主父畢生的心血。”整理書架之上的書簡。趙夫子是心疼這些書簡,因此它是一個愛書之蟲。拍打書架之上的灰塵,從新將書簡整理出來放在書架之上。看著趙主父所著的春秋,也許是有些疲倦了,趴在案桌之上睡著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