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播種,疑問(1 / 2)

出來之後也沒直接回家,照例去酒樓吃飯。

兩人不是想著做火鍋生意嘛,就特意找了一家有涮鍋的店,沒錯,那會已經有火鍋了,和現代火鍋版本之一的北京涮羊肉非常相似,都以清水打底,香辣鹹鮮的味道主要從蘸料中獲得。

兩者的區彆在於肉片的前期處理上——這會的肉片都事先醃製,帶著點鹹味,完全可以不蘸料直接吃;北京涮羊肉則沒有這一步,直接一燙一蘸,從淡口一躍而至濃鬱。現燙現吃,最能體現食材最鮮嫩的口感,品嘗其與生俱來的味道。

一頓飯吃下來,雲溪心裡有底了,都不用改進,張大娘原先做的那火鍋底就比它這個強,更彆提她穿過來改進之後的了,完全沒有可比性。

張大娘做菜為什麼好,因為熬得湯好。俗話說得好,唱戲的腔,廚師的湯。有湯開張,無湯打烊。

古代沒有味精,想做好飯全靠湯好,張大娘的湯有點像傳統豫菜的路子,用老母雞和肘子,三洗三滾三撇沫,先熬毛湯,一部分毛湯通過掃湯來得清湯,另一部分毛湯再加進棒骨來熬奶湯。

用奶湯的料渣加水再熬,得二湯。清湯可以做開水白菜、清湯竹笙和酸辣烏魚蛋湯。奶湯用來做奶湯廣肚和奶湯蒲菜。二湯用來燒家常菜。

最好的清湯叫“濃後淡”,看起來就像是一碗白開水。端上桌的時候,沒見過的人都以為是涮勺子的水。但是,嘗上一口你就知道了,這就是好清湯。好清湯有個說法,叫“清澈見底,不見油花”,好奶湯也有一個說法,叫“濃如牛奶,滑香掛齒。”

初次涉足餐飲業,雲溪和三皇子都沒有打算一口吃個胖子,所以稍微一商量就打算拿來主義了,至於彆的口味的湯底,那隻能是慢慢來了。

如此蘸料也不用愁,雲溪知道一種涮羊肉片的方子,用醬油,芝麻醬,韭菜花,醬豆腐,料酒,辣椒油,蝦油,香油,苯甲酸鈉調製,除了作為防腐用的苯甲酸鈉,剩下的都能找到,現在葉家吃涮鍋用的就是這個。

不過如果要開火鍋店的話就得再想幾種,涮蔬菜,五花肉,魚片等等,除了牛肉,其他的都可以單獨研究一種兩種出來,如此才好開高價不是,正所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種花家的富人從古到今就沒有不講究的。

想到牛肉雲溪就心酸,在現代作為涮鍋主力的牛肉這裡竟然吃不上,因為牛是要耕田的,屬於國家級保護動物,非經官府批準不能殺,不然你就犯法了,要坐牢那種,所以雲溪來古代兩三年,吃過牛肉的次數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想想都心疼自己。

……

吃完飯回去,梁家已經將大麗花運到了,都是帶土的特彆好種,雲溪吩咐王大娘小草兩個去處理,她自己則去收拾仙人球種子。

雖然梁家人讓雲溪隨便挑,雲溪還是沒要,不是客氣,而是實在是看不上,長得太醜不如自家種,反正紅果子不少。

陰曆十月底早晚已經很冷,好在有玻璃房,還有剩下好些小玻璃塊,雲溪都讓他們給嵌成長條的方框,現在正好可以用來悶養仙人球。

先處理種子,紅果果一個個擠破,掰開,拿針將種子一一挑出,再拿布抱著搓搓搓,等殘餘果肉都掉了再衝水晾乾,然後紙包包好,全部弄好後再一二三記好標簽,種的時候也好標記。

第二步配土。

粗沙-泥炭-椰糠-蛭石-煤灰-赤玉土-草木灰,OK……個鬼,除了第一種和最後一種,剩下的全沒有,可憐見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