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所發生的一切,葉家既毫無所知,自不會受什麼影響,照舊高高興興的過了年。林氏過了四個月,也不惡心也不吐了。過了十五又接回了林東陽一家子,林老頭的傷也好了,每天精神抖擻地帶著兒子跟著葉福忙活。
過了正月十五上元節,西北風還沒有一絲減弱的勢頭,可勤勞的人們已經開始走出家門,為生活忙碌了,挖糞池將肥料運到地裡,趁著未化凍先施上薄肥,等暖和了正好給麥加勁。就是沒事也要到地頭看看轉轉,查看一下莊稼生長情況,看著長的好,就滿心歡喜,要是長的比鄰家的差點,就著急上火,滿心思地想辦法。
孩子們也不圈在家裡了,麥田、地埂、山坡上,到處都是她們挖野菜的身影。原來樹葉還在蟄伏的時候,一些不怕寒的野菜已經悄默聲地長大了。麥地裡的麵條菜和野喇菜,是正月裡最常見的雜草,雖然長的不多大,卻正是吃的時候,因為這兩種菜都有澀,嫩嫩的時候吃著好吃,等大些就有點喇喉嚨。
雲溪很喜歡吃野菜,現在的地又不打農藥不打除草劑的,吃著放心。前世她和朋友去挖野菜,都不乾往地裡去,都是去山坡山溝挖,不然誰知道會不會中毒哩。
再就是,這裡冬天可沒有反季節蔬菜賣,雖然玻璃已經被發明出來,可古人吃東西也很講究的,肉不正不食,蔬菜不是時令一樣是不吃的,所以溫室大棚還是流行不起來。
吃了一冬白菜蘿卜的人,能換個花樣嘗嘗誰會不樂意啊,況且相比菜園裡種的,野菜也彆有風味。
等到二月,就有茵陳、苦菜,蒲公英可以采,到了三月,選擇就更多了,薺菜、二月蘭、豆瓣菜等能吃的野菜都可以采了,到那時,就不光孩子們出動了,就該全家總動員,挖了野菜,吃不完的就可以曬乾了儲存起來,待到青黃不接的時候應急。
過了十五,雲溪三人又開始了上午上學下午做功課的日子,日子過的很充實。上學期《蒙求》已經講完,正學的是《千字文》,學完這個就開始進入下一階段,要學習四書五經了。
前世上學的時候,還不流行素質教育,雲溪讀書的錢又是孤兒院出的,所以除了書本,雲溪幾乎沒有看過其它的書籍。
畢業之後,倒是自學了一些,不過也是《三字經》、《弟子規》、《幼學瓊林》這些常見的,很可惜,這些書現在還沒有出世。所以葉源教授的課程,對她而言,可以是嶄嶄新,不努力點還真怕學不過兩個屁孩,那就丟臉了,雖然沒人知道,可自己也不好意思不是?
不過雲溪經過認真努力的學習之後,絲毫也不覺得這些枯燥乏味了,反而越學越感覺:古文的美,真不是現代文能比擬的。
古代書籍和紙張都很昂貴,所以寫文章都是凝煉,句子簡短卻內容不少。就拿現在正學的千字文為例吧,開篇就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這意境這格局,不用細品就能感覺到不凡。再“寒來暑往,秋收冬藏”,嚴寒到來,炎暑就要過去;秋天收割,冬天進行貯藏。前句寫自然規律,後句寫生活規律。言簡意賅,闡述了大自然和人類社會各自的運動規律,這規律運動還是無限發展,不斷延續的。要用現代文,那句話不得用個千兒八百字的。
不雲溪努力上進,且林氏和雲錦,自從正月十五接回爹娘一家人,每日和娘親笑笑,好不歡樂。
三個女人一台戲,雖雲錦還,可因為她引起的話題多啊!這一過了十五沒幾天,林氏就想起外甥李誌遠要遊學的事情來。
上次好的過了十五就出發的,這都過去好幾天了怎麼沒見人影呢?葉家距離官道不遠,按怎麼也得來上一趟啊,她還準備了好幾雙鞋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