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單朝鳳連忙迎了過去,接過王宗秀身後的背簍,又把彆燕西和彆梔梔的情況說給她聽……
彆媽媽則拉著月月的手,心疼地問道:“你一個小孩子怎麼也來了?你四姑和六姑在家躲懶呢?”
月月今年九歲,是家裡第三代裡年紀最大的孩子,也是最懂事的孩子。
她說道:“奶奶是這樣兒的,四姑可以幫著照看巍巍和溪溪,六姑可以幫著照看星星和辰辰。我可以幫媽媽拿東西,可我看不住一個以上的弟弟妹妹呀!所以我陪著我媽媽過來送飯。”
彆媽媽歎氣,“你最乖了。”
彆月月抿嘴一笑。
那一邊,彆梔梔休息了好一會兒,終於覺得眩暈感慢慢消失,心口處的鈍痛感也漸漸不在,這才舒了口氣。
彆燕西的麻藥效果還沒過,仍處於昏迷之中。
家裡人就圍坐在他的病床旁,默默地吃起了王宗秀送來的米飯。
彆梔梔已經有心理準備了。
——三哥病床前掛著的牌子上寫著“彆燕西,性彆男,66年5月3日入院”。
1966年啊,那可不就是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
恐怕夥食不會太好。
沒想到,錫飯盒一打開,彆梔梔就看到潔白的米飯上鋪著翠綠的炒青菜,金黃色的小蔥煎蛋餅,還有一道油滋滋看起來很好吃的蒜苗炒肉片!
肉片還挺多,每一片都有足二指長左右。
這可比彆梔梔想像中的飯菜要好太多了!
家裡人也感到很驚奇。
彆燕南問妻子道:“哪來的豬肉啊?”
王宗秀看了彆梔梔一眼,小小聲說道:“我在家做飯呢,羅建華跑來隔著窗子喊‘嫂子,聽說梔梔住院了,你這是要給她送飯去吧?我說是呢。他就說‘我家來了客人,我媽買肉買多了吃不完,嫂子我放一塊豬肉在你家門口啊,隨便你炒了燉了蒸了,再給梔梔送去’……然後他就走了,我去追都追不上!’”
眾人的目光齊齊聚集在彆梔梔身上。
彆梔梔沒吭聲,挾起一塊豬肉就往嘴邊送——
前世她在現代的時候,因為長期服藥,副作用大胃口極差,隻能吃很清淡的白粥和小菜。至於葷菜和甜品麼,那是一吃就吐的。
但這不代表她不想吃肉。
結果,豬肉沒還送進嘴裡,彆梔梔就聞到了一股……讓人覺得很不愉快的肉腥氣味。
她臉色一白。
想嘔。
王宗秀也看到了,急忙說道:“梔梔,你要是吃不下呢……我還給你熬了點兒白粥,要不你吃白粥好不好?”
彆梔梔放下了飯盒,點點頭,卻急忙走出了病房。
站在走廊上的窗子旁,彆梔梔呼吸著新鮮空氣,過了好一會兒才總算把喉間的不愉快感覺給壓了下去。
然後一轉身——
她發現彆媽媽正站在她身後,帶著哭腔問道:“梔梔,你哪兒不舒服啊?”母親的淚珠在眼眶裡來回滾,隻差一點兒就要跌出眼眶了。
彆梔梔心頭感動,說道:“媽媽,我不想吃肉。”
旁邊有個老太太拿著飯盒經過,正好聽到這一句,不由得打量了細皮嫩肉的彆梔梔一番,嗤笑道:“這年頭還有人不愛吃肉的啊?哼,就裝吧!當自個兒是皇帝家的公主呢!”
彆媽媽頓時緊張了起來,看了彆梔梔一眼,然後罵那個老太太,“你管我們愛吃雞還是愛吃肉呢,管好你自己吧!”
然後又壓低了聲音對彆梔梔說道:“好好好,那咱就不吃肉!你二嫂還給你熬了粥,你吃點粥……再吃點青菜好不好?”
彆梔梔笑眯眯地點點頭。
她有點兒明白,為什麼原身總是開心不起來了。
彆媽媽雖然看到女兒剛才差點兒暈倒,又差點兒嘔了,但勝在心情好像還不錯,笑容也明媚燦爛,這才放下了心,牽著女兒的手回到了病房。
彆梔梔就著炒青菜吃了一大碗白粥。
不得不說,這個年代的炒青菜真好吃,口感鮮嫩水靈,什麼調料也沒放,就放了點兒蒜末進去,可能是鹽末調得正好吧,讓彆梔梔覺得非常美味。
最後她還嘗了一小口香蔥煎蛋餅。
可能在家人們的眼裡,香蔥煎蛋餅不算啥大菜。但對於長年臥病夥食清淡的彆梔梔來說,這道菜還是過於油膩,所以她隻淺嘗了一口就不再貪嘴了。
蒜苗炒肉片麼,她也嘗試了一下,但那股肉腥味兒還是太重,吃不下。
估計原身平時的胃口也不太好。
彆梔梔就吃了一口煎蛋餅,就已經讓家人們感到高興壞了。
彆媽媽笑得合不攏嘴,不止一次的表揚王宗秀,直說她廚藝好……
王宗秀受寵若驚,臉蛋紅紅的,看看丈夫,羞得低下了頭。
吃完飯,彆媽媽就給兒女們排班,讓輪流看護彆燕西。
原則上就是女眷們白天輪班過來看護,男人們晚上在病房裡守夜。
今晚就從彆爸爸開始,明天一早,彆媽媽過來接班兒。
大嫂本來想勸說,讓彆爸爸彆媽媽不用輪班,畢竟年紀也擺在那兒了。可彆爸爸彆媽媽不同意……
於是,彆爸爸留下來守夜,彆媽媽就帶著兒女們浩浩蕩蕩地回到了鋼鐵廠家屬大院。
彆梔梔已經擁有了原身的記憶。
但能親眼看到這個世界,感覺又格外不一樣。
原來在這個時代,很少有高大的樓房。最高能有四樓,那還比較少見。路麵上汽車很少,連自行車也不多。
她跟著媽媽兄嫂們坐公共汽車回來的。
公共汽車非常懷舊,甚至可說是有些破爛,行駛過程非常顛簸,引擎的轟鳴聲能把人的耳朵震聾……
下了車以後還要再走上十分鐘,一大家子才來到了鋼鐵廠家屬大院門口。
突然有人遠遠地喊了一聲“梔梔”……
彆梔梔應聲回頭,看到了一個穿著白襯衣麵容俊秀的男青年。
他看著她,眼裡流露出欣喜的光。